十余年企农双赢因何得来
——石家庄三鹿集团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二

  策    划:江  山
            新华社河北分社网络室主任
  栏目主持:陈玉 王炳美
            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
  设计制作:王东宏
            新华网河北频道网络编辑

相关链接

· “三只小鹿”怎样拉动一个奶业大省——石家庄三鹿集团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一
· 十余年企农双赢因何得来——石家庄三鹿集团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二
· 群牛竞逐如何再迎风雨——石家庄三鹿集团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查之三
· 三鹿十年“收买”了我的心——河北一个老奶牛养殖户眼里的“龙头”

    自1986年率先实行“奶牛下乡、鲜奶进城”的城乡联合以来,三鹿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雪球越滚越大,如今,三鹿一个企业集团的乳品加工,涉及到周边省区县市3万多个农户的经济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行为稍有不慎,便会对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弱的农民造成利益损害。这方面的教训,在近年的农业种植养殖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屡见不鲜。
    然而,十多年中,三鹿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始终基本保持着协调发展,互利互惠,奶农情绪稳定,收入增长平稳,优质奶源基地稳固,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他们在平稳中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原因何在?

    把握利益平衡点
   
三鹿集团副总经理张振岭谈到,多年来,我们把奶农看成“上帝”,把奶站作为自己的“第一车间”,我们要通过建立信誉,让奶农信任企业,把公司当成风浪来临时的避风港。

    三鹿注重把握农民关心的这样几个利益平衡点,与奶农形成有机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认真负责提供咨询、技术培训、奶价监督、科研成果推广等,在“种、料、病、管”等各方面给予全面周到的服务。有时连农户买牛这样事情,三鹿的技术人员也热心帮着把关,把农民手把手教成养奶牛的行家里手,解除了奶农养牛难的后顾之忧。
    十多年来,发放给奶农的奶资多达17亿元,却从未拖欠过一分钱。三鹿与奶农订立产销合同,将单一买卖关系转变为合同契约关系,合同中就原奶的质量、产量、交奶时间对奶农一方提出要求,同时也明确了公司一方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严格信守对农户的承诺,解决奶农的交奶难。
    随着饲料价格的变动,及时调整鲜奶收购价。自1993年企业开始有了定价权后,随着企业发展对奶源的需求增加,三鹿先后18次主动上调鲜奶收购价,近来又根据奶源实际向下微调,以使奶农收益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但无论如何,企业都承诺给奶农最低收奶保护价“兜底”,确保农户的收益。
    给以资金补贴,解决具体困难。如三鹿规定,凡是奶农自备车辆将奶送至公司的,根据路程付给运费;各奶站交奶企业返还1%的奶耗补贴等。
    “这个企业讲信誉。”三鹿在奶农那里有着很好的口碑,有人说,三鹿的人到哪个基地就是哪个基地最受欢迎的人。也正因为三鹿作为龙头企业对农民利益的重视,加之河北省政府对企农双方的有力扶持,所以即使在1993年前后等几次全国性奶业波动的形势下,冀中奶农的收入也做到相对稳定,农户也没有失去养牛致富的信心。

    防范局部结构性奶源过剩

    近一个时期,看到乳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牛奶热”,继而很快在有的地方就出现了“鲜奶喂猪”、“鲜奶养鱼”的现象,是否奶源已经过剩了?三鹿认为并非如此,他们从自身的奶源实际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优质原奶仍远远不足,劣质原奶相对过剩,问题出在奶源结构上。
    企业产品质量要提高,产品结构要优化升级,对原奶的品质要求势必越来越高。例如,三鹿近年在检测时就增加了蛋白质、乳糖、非脂肪固体等项目指标,近期又计划推出“无抗奶”绿色产品等,这些使企业不得不对原奶更加“挑剔”。
    为了避免奶农利益受损,三鹿及早采取了两手措施。一方面正确引导奶农,在各养殖小区宣传培训,并通过小区检验第一道关,把几类劣质奶、抗生素残留奶挡在门外,向奶农明确无误地传递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三鹿缺优质奶,但不欢迎劣质奶。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小区内的养牛户都能自觉加强科学管理,质量比散户喂养的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即使偶尔出现不达标奶,农户大多能做到自己识别后不去交奶。此外,实行优质优价,企业找到了一个双方利益的结合点。
    另一方面,根据现实情况,对原来的散户,虽然他们生产的原奶质量较低,难以达到企业的高标准,但也不是马上一概拒之门外,而是留出一个调整期,在这个时期内,实行散户比小区奶低质低价的办法,用价格杠杆引导,逐步帮助他们进小区养牛,提高奶质。这样避免了散户在短时间遭受较大损失。

    抓奶源更要抓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抓住奶源基地是一个根本,但对一个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来讲,企业抓住市场获得大发展才是舞起一条产业龙的关键点。
    近十年来,三鹿集团的一系列品牌运营实现了迅速扩张,赢得了市场主动权。从1993年开始,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三鹿先后收购了唐山、承德等地的奶粉厂,组建了丰宁三鹿、鹿泉三鹿等10家控股子公司,并和唐山三隆工业公司乳品厂等3家关联企业建立了以产品加工为纽带的合作关系。
    联合初期,三鹿无偿提供周转资金,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以无形资产激活有形资产,实现了快速低成本扩张。资产重组后,各子公司与核心公司实行“八统一”,统一标准、配方、工艺、原料、检测、包装、广告、销售,并且借助企业文化手段成功地进行了“软重组”。整合后,13家企业集合在“三鹿”品牌下,抱起团儿来闯市场,三鹿摆脱了过去“有牌无量”的状况,生产规模发生了飞跃,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了,销售收入由重组前的6000多万元提高到2001年的23.57亿元。在全省各地,每个子公司都变成了一个小龙头,大龙头带小龙头,小龙头带动更广泛的农户,龙头的带动能力更强了
    质量战略是三鹿的又一个强企之策。质量是一个食品企业的生命线。三鹿参照国际标准,依据我国和企业实际,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严格鲜奶检测。严格遵照配方生产,实行配料标准化,不断强化各道工序管理,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灭菌和质检设备。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质量管理全面实现了制度化。多年来,对子公司的产品,三鹿宁可内部消化多增加的运输成本,也要坚持实行子公司、总公司双重检验。在过去10年中,三鹿产品在历次国家及地方监督部门质量抽查中全部合格,配方奶粉产品连续多年保持预付货款、零库存的销售好形势,销售网络覆盖了祖国大陆全部省市自治区,2001年三鹿配方奶粉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8%。
    三鹿集团奶源管理部负责人吴聚生颇有感触地说,由于我们的几大类产品都有很好的市场,所以即使出现季节性奶源过剩的情况,我们做液态奶用不完,还可以内部调节做奶粉,这也说明,一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努力做大做强,才有能力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

请点此将本文推荐给你的好友!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无锡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分社风采联系方式广告服务招聘信息意见反馈  
copyright (c) 2000 hebxinhua.org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新华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