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设备极为落后
在国办学校实验室、音乐室、活动室一应俱全的情况下,大多数厂办学校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水平,很多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开英语听力、自然实验、音乐、美术等课程。
国棉某厂子弟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国家要求学生开微机课,由于没有资金,我们只得将就着买了20台“无硬盘”的机子,只在主机上安了硬盘,因为同时启动不起来,每次上课前2小时,我们得派专人一台台挨着启动。在太行机械厂子弟学校狭小、破旧的“小平房音乐室”里,记者发现屋子里除了一个破钢琴和几十个八十年代的板凳外什么设施都没有,孩子们身子挨着身子,坐在排得非常密的破板凳上吹笛子;当记者问英语听力室在哪儿时,该校英语老师指着自己说,我就是,全凭我在课堂上扯着嗓子读,考试时有听力,学校又没钱建听力室,我只好要求孩子们自己在家里听,至于到底听没听就不知道了。棉六子弟中学校长告诉记者,他们的语音室已经装修好了,可是看到学校账面上那点钱实在不敢动,所以屋子到现在还空着,他们学校的图书馆从1992年到现在就没有进过一本新书。在某制造厂子弟学校,记者看到他们所谓的自然实验室只不过是一个屋子里排几张桌子,墙角有个水池而已。
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厂办学校不仅教学设备普遍不行,基础设施也非常差。太行机械厂子弟学校校长指着自己办公室快要散架的木窗户对记者说,我们这楼1972年盖上就没动过,现在不得不对学生执行“两不准”:一是不准开窗户,因为大多数窗户开了就关不上了;二是不要擦,因为玻璃擦不好就掉下去了。棉六子弟中学校长则告诉记者,他们的墙壁十来年就没有粉刷过,有些木质门窗早已腐烂,电器老化很不安全。学校刚刚挤了点钱修了修操场,七、八年来他们一直没有操场。
教师更换好似走马灯
骨干教师纷纷跳槽国办学校,优秀老师招不进来,即使进来的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想跳“厂办”门,这已成为厂办学校的通病。
“养老无保障、在职工资低”成为骨干教师跳槽国办学校的主要原因。据原印染厂子弟学校副校长刘家珑介绍,对于老师的退休金,国办与厂办有着显著的差别,同等资历下国办老师能拿1500元,而厂办学校老师只有500元左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些厂办学校退休老师因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父母病了只有躺在床上干熬,孩子上学费用东凑西借。这极大地影响了在职骨干老师,考虑到养老没有保障,他们纷纷跳槽国办;在职工资低也是教师跳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国棉某厂子弟学校的工资单上记者看到,全校共有教师37人,工资在400元以下的便有28人,占了四分之三,工资最高的也不过700元。一位去年师大本科毕业在此从教的老师实发工资才264元,据校长介绍,这个老师仅租房子一项便要花200来元。采访中很多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和工厂效益紧密相连,在厂办学校干觉得“心里没底”。
骨干教师的流失状况非常严峻。在记者采访的七、八所学校中,近两年都有七八名老师相继跳槽。太行机械厂子弟学校张校长告诉记者,从1996年到现在,学校流失的老师有十六、七个。学校的美术老师近一段时间经常换,最长的也不过只呆了一年,很多时候都是只有教材没有人上课,没办法,现在我们从机械厂找了个描图的“美术爱好者”凑合着上课。据他介绍,最近又有老师背着他出去“试讲”了,如果被其他国办校选上,可能这学期还得缺老师。飞机制造厂子弟学校的杨校长则专门出台了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规定,“谁想跳槽国办的话,必须给学校招替代老师,要不我就翻脸不认人,不给开转出手续。”棉五子弟学校的校长则正在无奈的庆幸,因为最近几个老师到外边试讲,可能素质低没有通过,他不用再为没有老师发愁了。同时,很多学校的校长、老师都向记者表示,子弟学校从人才市场上根本招不来人,即使有时来那么一个半个,也大多是农村来的,图厂办学校给解决户口,来后一两年转了正,户口落到石家庄后就跳槽走人。
在校生现状令人担忧
经过与多位厂办子弟学校校长、老师的座谈,记者了解到,仅在小学升初中的这一个环节,厂办学校学生流失几乎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大多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有办法,很多学校不得不招进城做小买卖的家庭子弟以维持生源,他们基础差,难管教,给学校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无怪乎一位校长这样形容厂办学校学生现状,他说,厂办学校“优等生不断出去择校,差等生留下混日子,部分优等生在环境影响下也破罐破摔了。”
棉五子弟学校戎校长说,他们学校去年小学有3个班,120来人,上到初中留下来的就20来个。不够组班,就招街上买杂活的生意人子女。由于素质参差不齐,他经常处理学生之间打架斗殴的事,经历根本就用不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无独有偶,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一位学生便因班主任批评了几句离校出走,急得班主任团团转。另一位厂办子弟学校校长说,去年我们学校小学毕业生有90人,可惜最后留到本校上初中的只有50来个,很多尖子生都走了,剩下的连个“小组长”都找不着。又招了70来个人凑了两个班,这70来人家长大多是街上卖水果、做小生意的,基础非常差,单科成绩在20分左右,简直老师就没法教。学生打架斗殴、抽烟是常事。棉五子弟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说:“现在又快到学校收费的时候了,很多学生家长都在联系孩子上国办,因为孩子学习好,她很想让孩子去国办学校学习,可是因为家里穷,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凑合着上。”她还不无担忧的对记者说:“大班孩子欺负小班孩子、孩子之间打架斗殴的事在学校里经常发生,真怕耽误自己孩子一辈子!”
据调查,很多厂办学校毕业生成绩已今非昔比。最典型的太行机械厂子弟学校,1989年时初中毕业班的78人中,仅考上省重点一中、二中的就有40人,可是去年和前年两年中没有一个考上省重点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