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用粮食产量说话,用实验数据分析,多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孟臣一心向农,扎根农田,将毕生精力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在大豆育种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新华网专访张孟臣,听他讲述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同时,也向这些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劳动模范致敬。
精彩观点
张孟臣
1
张孟臣

培育适合河北省的大豆品种

培育适合河北省的大豆品种
培育适合河北省的大豆品种
我上学的时候,河北省研究大豆的很少,属于冷门专业。但幸运的是,我结识了多位农学界的泰斗,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位是盖钧镒院士,是国内外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学家;一位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常汝镇教授,人称“大豆活字典”。
那一年我去南宫市下乡,给当地一位技术员指导如何种植新品种,并告诉他每亩15斤的下种量,但他一不小心提高到19斤。结果歪打正着,种出来的大豆产量反而上去了。后来我们总结完善了新品种的密植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大豆产量大幅度提高,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冀豆7号”。
“冀豆7号”是创造的国内第一个亩产316公斤的高产典型,同时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来我们又培育出“冀豆12号”“冀豆17号”“无腥味大豆”等品种,都创造了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新纪录,并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为了加快优质品种的普及,我们每年会专门组织一次培训会,一般是4月份,把全省各地的种植大户召集过来,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1
张孟臣

成果取决于你到农田的距离远近

成果取决于你到农田的距离远近
成果取决于你到农田的距离远近
成就和勤快是挂钩的。有这样一句话,农业研究人员距离农田越近,越容易出成果,距离农田越远,越难出成果。年轻时的我白天下田看大豆实验材料生长情况,晚上回来分析材料、总结资料。
从2010年起,我被检查出双侧股骨头坏死,下田就更少了,因为这个病走路太多腿就会疼。可田里的材料我不看不放心,于是我就拄着拐杖下田。有时候拐杖还能派上用场,我正好可以用它拨拉着看底下豆荚的生长情况。尤其到了国庆节前后几天,是育种选种的最佳时机,我还是会一直待在田里。
1
张孟臣

搞农学科研需要做到这四点

搞农学科研需要做到这四点
搞农学科研需要做到这四点
第一是要实事求是。无论是在田间调查,还是在实验室做实验,你得到的数据必须准确,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二是要吃苦耐劳。赶上夏季播种,不管多热都得把种子撒好;赶上早起播种,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不能吃苦不行。搞科研的工资并不高,来我们这儿的,不论是博士还是专科生,我第一句话就会告诉他,“在我们这解决不了收入的问题,但是在研究上,我们会提供全方位的平台。”
第三是要耐得住寂寞。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研究员要深入田间,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常常与孤寂相伴。
第四是为农民着想。我们是科技工作者,我们是农学研究员,我们有很多职务和头衔,但是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农民的儿子。若是想培育品种,你就要不断地跟农民交流,了解农民,了解土地,扎根田间。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