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栋小传
1967年1月,出生在冀北山区一个四面是山哪里都没水的小村子里,村里梁姓最多,因而叫做梁家庄。小时,记忆最鲜明的是:每天都必须吃最不愿吃的小米饭,上午下午两趟上山砍柴,晚上大人们聚到一起读《水浒》……
14岁初中毕业考试,英语得了零分,竟奇迹般考上了全县最好的中学--沙岭子中学,只是这所中学还是在农村。
始料不及的是自己与这所中学如此有缘,17岁走出去到石家庄读大学,21岁毕业后又回到这所中学当教师。做教师的两年是辛劳而快乐的,辛劳的结果是自己竟也"桃李满天下",走到街上,时常会
|
|
有人喊"梁老师",快乐的是最终如愿以偿,考到南开大学读研究生,并改变原来所学的哲学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学。
1993年研究生毕业,在不知新闻为何物的情况下来到新华社河北分社,在总经理室一干便是三年,直到1996年才拿起笔来,正式开始写新闻。七年过去了,看看那几篇所谓的"代表作",真叫人汗颜!
三十六年过去了,没取得多大业绩,但是自认为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人性与市场。于是,天天反省之,时时推广之,处处发扬之,并因此结交了许许多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也许是今生最大的收获了!
(2002年12月13日上午于新华社河北分社)
|
 |
|
.......................................................................................
代表作品 (更多作品请进入
新华社记者燕赵行)
→
(新华视点)题:国企“内部股份”现象怎么看?2001-07-18
→
(国企改革与脱困之路)小天鹅给罗兰带来了什么?2000-12-09
→
发生在河北安平县的一桩怪事:干部欠下"吃喝帐"村民被迫抵"公粮"1999-07-07
→
打开山门 重塑形象——一批革命老区正在成为开放新区
1999-01-05
→
老区干部的名片
1998-10-03
→
采访札记:没有“歌舞厅”照样引外资
1998-09-15
→
临漳县治理干部“嘴巴” 一年预计节支上千万元
1997-06-03
→
干部当上“吃喝王”学校无房修课堂
1997-06-03
→
通讯:河北人民的胸怀──燕赵儿女抗洪水保京津纪实
1996-08-27
→
“能把资金投到这里吗?”--随一位外商在河北某地洽谈项目手记
1996-
06-04
→
跳舞不成就断电 电力局长受惩处
1996-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