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围访沙源:穿越黄沙看“牡丹”

    新华社石家庄4月25日电(记者王文化)风沙肆虐的张家口坝上地区有个牡丹花山,山下30多万亩农田不受风沙侵害。
  牡丹花山位于张北县郝家营乡境内,因形似牡丹盛开而得名。20年前虽名“牡丹”,却是黄沙遍地、草木不生。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以后,这里作为重点造林区,逐渐兴建起了防风林网和固沙的片林,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使周围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慕名寻访“牡丹”,一路颠簸,看到大片被开垦过的土地撂了荒。随意停下车,到地头抓把土,一看却是细细的砂粒。当地人说,这叫“闯田”,原本有草,开出来能种一年地,第二年便因没了植被,土被刮走留下砂粒,成了沙地只能弃耕。
  到牡丹花山下看时,地里已成了肥沃的泥土。牡丹花山并不算高,但突起在高原之上视野很开阔,放眼望去,广阔的原野被林网分成片片的农田,整整齐齐。县林业局韩凯副局长说:“要到七、八月份,满眼全是绿色了,那才叫美呢。”
  山下牡丹花村的村民说,没种树以前,春天大风不断,天昏地暗,白天也得点灯,播了种子也常被刮走,还得改种,现在的地可好种多了,有风也不像别处那么多沙子。牡丹花山并非特例,不远处波罗素乡林场的所在地,原来都是半流动的沙丘,从1985年开始栽树固沙,到现在已改造了7个大沙丘,有林地达4000多亩。在一个原来的沙丘上,记者见到了沙棘、柠条、樟子松还有云杉。
  韩凯介绍说:“张北县解放初仅有976亩天然次生桦林,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农业工程后,现在全县林果面积达109万亩,控制农田112万亩,减少了风沙危害,大风日数由40年前的90多天减少到33天,林网内风速降低了40%左右。但目前全县每年还有4万亩的土地在逐步沙化,县里正在加快治理步伐。”(完)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无锡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分社风采联系方式广告服务招聘信息意见反馈  
copyright (c) 2000 hebxinhua.org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新华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