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围看治沙之十:新华时评:生态建设不仅是生态问题

    新华社石家庄4月25日电(记者王文化)在北京周围沙源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正在展开,这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但防沙治沙、退耕还林也不只是生态问题。目前和今后相当时期,生态建设都是关系到工程实施地区经济、政治诸多方面的大事。
    种粮人变成种树人、采矿业变成旅游业,生态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地方经济支柱,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根本的变化。一些地方提出将生态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可以说是把握住生态建设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也有地方只看到眼前利益,单纯地将生态建设理解为给上边给钱、农民种树,对以前地方经济的“铁饭碗”,即使破坏生态也舍不得扔,这样将影响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地方经济也没有“出路”。
    生态建设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也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不少地方党委、政府将推进退耕还林作为落实“三个代表”,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表现,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退耕还林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国家投资项目的具体落实。但在基层采访,也能听到、看到个别不正常的情况,有的地方在给农民落实补助政策时打折扣,落实国家项目时不积极、甚至搞形式主义,这些行为损害的远不只是生态建设。
    在沙源地采访,不少干部认为,生态建设是当地继农村土地承包以来,又一次大的变革。这一变革,需要农民的努力,更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能做到这一点,生态建设带来的将不只是秀美山川。(完)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无锡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分社风采联系方式广告服务招聘信息意见反馈  
copyright (c) 2000 hebxinhua.org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新华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