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4月25日电(记者王文化)丰宁小坝子乡--这两年许多北京人来看沙种树的地方,而今不仅有成片新林,蒿子、河柳等原有植被也开始恢复。
小坝子守着潮河,夹在两山之间,是个风口。以前山青水秀,近十多年风沙越来越大。前年朱总理曾来这个乡的榔头沟村了解过沙化情况,当时全乡沙化土地占36%,水土流失面积占76%,大大小小的沙丘和沙坡遍布,沙子压塌房的事时有发生。
而今的小坝子,流沙上已有了片片新林。榔头沟村边的河道旁新砌出了堤坝,整齐的小树沿河形成林带,村里面房前房后都种上了树,往日用来挡沙的栅栏,现在成了树苗的护栏。66岁的村民郑有祥说:“退耕给了钱和粮食,有吃有花,这一年多尽忙着种树了,去年一直种到了上冻,种上树和草,风沙是见小了”小坝子乡党委书记赵景录介绍说,这个乡去年新栽种树苗2.4万亩,草地7000亩,生态环境开始改善。
新栽的小树一时还难以固住风沙,小坝子依旧有黄沙弥漫的日子,但在林草的增加和牧樵的减少,使这里前些年已经见不到的乡土树种和草又长了出来。县林业局李树德局长说:“近来发现小坝子河滩上蒿子多了,河柳、红柳、黄沙柳、刺柳这四种前几年已见不到的本地原生植物又有了。其实这些植物的根系一直存在,这么多年过度放牧采伐,使它们长不成,现在加强了保护就长了出来。本地原生的树种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在退耕还林中也要着意发展,这有利于恢复了原有生态体系。”从去年起,丰宁把发展本地树种作为造林的一个重点,采集蒙古栎、山杏、黄沙柳、山樱桃等树种加以栽培,以前全县年产树苗不过五、六千万株,今年全县可产苗两亿株,满足空前规模造林的需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