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4月25日电(记者王文化)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项目和近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今春同时来到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地--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
沿风沙入京通道逆行,4月19日到23日,记者走访了怀来、涿鹿、张北、丰宁等县。几天里,连遇风沙和雨雪天气,昏黄的天空下、清凉的雨雪中,常能见到种树种草的人们。风沙还没有明显的减弱,但行行新树已经栽起。按规划今年张家口、承德两市都将造林二百万亩以上,相当于以前5年的造林数量,以后几年都将保持这一规模。近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过后,生态建设正以空前的投资、空前的工作量在北京周围沙源地展开。生态建设的“长缨”已经在手,缚住沙尘暴这条“黄龙”应该有日。
4月19日,八达岭上已林木葱茏,官厅水库边南马场黄色还是“主色调”,但起伏不平的沙滩边,已有片片新林。顶着风沙,怀来县大古城村的农民正在给小树浇水,村民张广银说,这树是月初栽的,因为旱前两年种的树死了不少,但愿今年雨水能多些。怀来县生态办的葛志刚副主任说:“这两年开展了生态县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今年又有退耕还林工程,投资不断加大,从面积上说治理速度已经能赶上沙化了,但不是说树栽上了就能见效,因为旱树的成活率不高。”为提高抗旱能力,涿鹿县采用了固体水、保水剂、生根粉等技术手段,县林业局李桂明副局长说:“这些手段确实有作用,但也增加了种树的成本,目前防风治沙项目造林每亩投资50元,只勉强够苗木费,管护补植费都没有,采用技术手段的资金就更没有了,县里通过集资、赊帐、贷款等方法筹集资金,保证树种好种活。”
20日沙尘又袭张家口,正午如同黄昏。在市林业局,刚从下花园造林工地赶回的白俊杰局长介绍情况时两次使用了“有史以来”,“今年的造林项目是有史以来张家口生态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从整个工程看,有史以来张家口没有象今年这样认认真真种树。”今年这个市将退耕还林215.2万亩,加上其它造林项目,相当于以前河北全省一年的造林数量。退耕还林成了张家口市委、市政府当前的主要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造林全部使用抗旱措施,全市还捐款十几万元,为农民购买了拉水的大桶。在白俊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张家口的卫星遥感图,一望多是表示沙化的红颜色,他说:“局里今年特地选大风天,去成片退耕的地里观察,确实不起沙了。按照目前的治理力度,完全可以改变这张地图的颜色。”
张家口往北就到了坝上,这里北接内蒙古,海拔比北京高1300米以上,近7成土地沙化,是“悬在北京头上”的沙源地。4月21日是周日,风沙弥漫的高原上,能见到成百上千的农民正在种树种草。张北县馒头营乡3000多名农民一早就来到造林的工地。积善村村民王世平说,这里春季造林的时间就在4月20日前后十来天,早了还上冻,晚了树发芽不好活。县委副书记郭维这一阵一直在乡下组织种树,他说:“今年张北造林面积达30多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现在种树是全县最大的事,县领导都包乡镇负责组织,各部门也都成立了防沙治沙入村工作队。树种上了,管护是关键,要保证生态效益关键是要保证农民的利益,农民生产条件改善不了,林草就要受影响,在大规模退耕的同时,县里正在千方百计改变农民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
从张北到尚义、从沽源到丰宁,一天下来,风越刮越大,下午,空阔的原野已分不清天地,从车窗望去尽是黄蒙蒙的。沙石路上,偶尔骑摩托车驰过的男子都包得严严实实,在野外活动的除了种树的人,还有一些牧人,成群的牛羊在风沙中依旧啃吃着草根。沽源县九连城乡的农民李全茂赶着一群羊越过大道,他说:“乡里不让放羊了,可也没别的营生,一时还丢不下这羊。”坝上也不乏风景秀美的佳处,这几年也建了一些旅游度假村,风沙之中,漂亮的度假村也显得黯淡了许多。在张北时,正遇上北京的客商来与县领导洽谈开发旅游项目,坝上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但目前农民的生产生活又给生态造成了影响,要建立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看来要比种树更为复杂艰难。
4月22日凌晨,丰宁响起了今年第一声春雷,雨随之而来。早晨,记者见到几位县领导都是满面春风,县委副书记王韶华说:“这不是在下雨,是在下钱。树刚刚栽上,有这一场雨,成活大有保障,这可是花100万也买不来的。”今年,丰宁县生态建设投资将超4000多万元,而以前不过二、三百万元。傅杰副县长说:“喇嘛山口的公路以前每年都要花5万元清理刮到路面的积沙,这两年生态建设力度大了,从去年起这5万元省下了。照这样治理下去,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20年可以根本解决丰宁的生态问题。”
上午,雨变成了雪,昨天还黄沙弥漫的大地变得一片银装素裹。潮河河谷沙地上,刚栽下的小树,显得非常青绿,一边是雨雪霏霏,一边是杨柳依依,丰宁大地显露出“北京后花园”的风采。冒着飞雪,邓龙沟门村42岁的许占友和40岁的刘贵玉正在往树坑里填土,因为是在沙石滩上造林,栽完树要填从别处拉来的土,许占友说:“树不等人,有了雨更要赶紧填土,下雨下雪也得干,要不然树活不了,什么都是白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