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化的石家庄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曾走过不少弯路:纺织、旅游、商埠等,一些传统产业都曾被看好,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一一被淘汰。最终,社会各界把目光锁定在石家庄的制药产业上,制药行业才是石家庄最具实力的产业。
那么,究竟石家庄的制药企业在医药界定位为,药都、药谷,还是药城?
首先,我们从分析“药都”入手。历史形成的我国四大药都,在我国医药史上对中医药发展和推广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的医药文化产生了深厚的积累基础。
四大药都有着悠久的医药传统和医药文化沉积。并且,在医药业发展的背景下名医辈出,更有助于推进药都的医药业发展。发展到现在,四大药都的发祥地,仍然积极跟紧时代药业发展的步伐,发挥其各自的药业优势。四大药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药材种植业或是药材交易均比较发达,都有着深厚的医药文化底蕴。“药都”形成了这四个地区的“名片”。
四大药都已经形成,但四大药都又都有其定义的局限,四大药都谁最有名气,人们也说不清。另外,也有一些药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冠名为药都。赣江之畔,座落着一个“南国药都”——樟树市。虽然,樟树中药事业的发展源远流长,曾是我国南方药材集散地和加工炮制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遗憾的是,“南国药都”却几乎不被人知。因此,如果要定义为“药都”,就要做的要比历史形成的四大药都有名气。石家庄的制药业实力如此雄厚,既然已经“做强”,我们定义为药都,就要叫响叫大,就叫“中国药都”。
其次,我们来分析“药谷”。从“谷”的概念来看,是指一个集中的地带。产业规模宏大的我国高科技“三谷”,正在长江经济带崛起。这“三谷”是,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中国硅谷”,坐落在浦东开发区的生物高技术“药谷”和地处长江中段的“中国光谷”。它们的崛起,将对我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全国40%以上的长江沿岸经济腾飞引发强大驱动力。
石家庄所有的制药业如果称为“药谷”似乎也说得通,可以认为它们是集中在石家庄地区的医药企业群体。但仔细分析,定义“谷”的地区,不难发现“谷”与高科技更贴近些,甚至人们一提到“谷”,便以为是与高科技挂上钩了。“谷”已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石家庄定义为“药谷”,这样容易让人误解,是不是石家庄的制药企业全是高科技制药企业?当然,石家庄的高科技制药企业是有的,但总体来说,高新技术制药还不是石家庄制药的主流,有点以偏盖全的味道,所以叫“药谷”有点勉强。
接着,我们对石家庄的制药业做进一步分析。
石家庄众多的制药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发展到现在,石家庄有医药企业100多家,其中包括全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华北制药集团和排名第三的石家庄制药集团,以及中药生产闻名全国的石家庄神威药业等知名医药企业。
是否可以定义为“药城”呢?石家庄这么多的制药企业中,华北制药集团是全国制药企业的“龙头”。是否定义为“华北药城”,可反过来一想,这样定名意义上似乎有点局限。不了解的人听了,可能理解为,石家庄就这一家——华北制药企业。事实上,石家庄地区孕育了众多医药企业,华北制药和石家庄制药等一批医药界的“巨人”。华北制药是最大的医药企业,而石药集团的发展速度,与华药相比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人们都知道华药是西药企业,产生一个误区:石家庄的制药企业是不是只生产西药?我们又想到过叫“北方药城”,倒是能说得通,可是后来觉得这个概念还是不大,定义为“中国药都”好一些。
石家庄建设成为“中国药都”,可以囊括石家庄以华药为主的所有制药企业和所有的制药领域:西药、中药、生物制药……“中国药都”不仅可以推动石家庄医药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石家庄地区以华药为龙头的医药企业,可以凭借“华北”的品牌,带动其它医药企业的知名度,一个充满活力的“嫁接名牌”医药企业群体就形成了。“嫁接名牌”的产生,有助于石家庄地区医药企业优势的有机结合,使每个医药企业都有自己的嫁接思路,对石家庄整个药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只要各医药企业嫁接好,做好了,做大了,有了知名度,成为医药企业界的共识。这样一来,其它知名医药企业就会纷至杳来,寻求进行合作,那么此举就由个别的、试探性的行动转变为不可逆转的医药发展经济潮流。
伴随着制药企业在石家庄的发展,制药企业现已成为石家庄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石家庄称为“中国药都”当之无愧!(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