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战略重组,药企必须经历的阵痛

    全世界的大药厂加起来才100多家,而我国的制药企业大大小小竟有6000多家,但年总销售额只有1200亿元人民币,还不及美国默克公司一家的销售额。入世后,这么多药厂怎么办?专家分析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医药产业进行大重组是必然趋势,也是抗击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风浪的最终出路。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世界医药产业的发展已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超大规模的跨国制药公司购并活动高潮迭起;二是医药高新技术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重组在近四五年内迅速发展。在1995年之前,世界上企业重组每年只有几千件;1998年超过1万件,重组的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1999年上半年重组企业达3万个。企业重组后,资金集中、人才集中、技术集中、设备集中,形成强大的“航空母舰”。
    我国医药企业重组已取得显著成果。1997年8月,石药集团由河北制药、石家庄市一药、二药和四药4家企业组建而成,从此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去年实现利润1.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6394万元,同比增长67.4%。石药董事长蔡东晨认为,企业强强联合是把零部件拆散,重新设计,优化组合,建造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重组后石药集团进一步整合了资产和人力资源,调整优化了原有生产布局,按产品特点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了青霉素原料、VC原料及衍生物等8大专业生产基地,改变了产品品种重复、生产成本较高的不合理状况,去年制造总成本节约了1.5亿元,同比下降了9%。集团还将4家企业合为一体,成立了集团技术开发中心,同时把分散在子公司的销售部门合在一起。
    1999年全国医药工商业实现利润111亿元、销售收入2525亿元(包含工业、商业两个系统),其中利润总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已有24家、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22家,显示出潜力大、成长性好的特点,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医药企业总体数量将大幅度减少,目前全国共有100多家企业仍在亏损中挣扎,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企业两极分化将日趋明显。(未完待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