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委员会关于石家庄“药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论证意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3月30日至31日,主持召开扩大企业规模,石家庄“药都”建设规划论证会,邀请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药监局、相关领域和省直有关部门的50余位专家,组成论证委员会,对规划进行论证。论证委员会成员听取了规划组对规划文本的介绍,参观考察了华药、石药和神威等骨干企业,围绕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如下论证意见:
    1、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药业发展的新形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作出了提高药业地位,建设“药都”的战略决策,并编制了旨在将药业大市建成为药业强市的“药都”建设总体规划。专家组认为石家庄市作出这一选择,思路是正确的、合理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国药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符合国务院对石家庄城市总体规划的批示精神。符合河北省“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龙型经济跨越式发展要求,高标准建设石家庄“药都”,不仅对石家庄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全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2、石家庄“药都”建设总体规划,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当前药业发展的形势和背景,客观地分析了建设“药都”的基础和条件,也考虑了药业发展和“药都”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今后5到10年全市药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框架是科学可行的,提出的保证措施也有针对性和一定可操作性,可以作为一个指导性规划予以实施。专家组强调,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已经正式加入WTO的条件下,实施这一规划,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产品开发和建设项目要切实尊重市场选择,靠市场竞争定位,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对企业发展的扶植政策必须符合WTO的规则。应更加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不断增强药业发展后劲。
    3、石家庄市发展药业,进行“药都”建设的条件和基础较好,在国内看比较优势突出。化学原料药、中药现代化、农兽药的生产优势和竞争能力相对突出。生物工程制药研发能力较强,医用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等其他环节相对较弱。在这种条件下,建议石家庄药业发展和“药都”建设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的优势,率先在全国形成跨国经营的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集团,形成我国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化学和生物制药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中药现代化要加速推进,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营造品牌优势,立足国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创造条件,增强药业科研、教育、流通等功能。
    4、鉴于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管理中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对居民用药安全和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带来不利影响,也妨碍了我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石家庄市在创建药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同时要成为药品流通中心,需要进一步加强药品的质量监控和药品市场监管,全面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5、加速药业发展,加快“药都”建设,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药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提供药业发展的优越条件。现在,我国作为医药加工的农产品原料质量和区域环境质量问题都比较突出,既影响药品的质量,也影响医药企业的集聚,希望石家庄市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高度重视作为药品原料的中药材、农产品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真正创造一个对医药企业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药都”。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和信用关系,推进强强联合和大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国内、国际合作来加快发展。
    建议石家庄市根据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及时向省和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国家和省的重视和支持。(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