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有什么? 

    主持人:明确了“药都”的定位,就等于找准了方向,搭建了一个基础框架,但是“药都”的内涵仍需丰富,这样才能让它更丰满,更有可操作性。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系主任 武建奇:

    “药都”的内涵,从量上说,应该从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产品集散程度到消费者的认同上都有相当口碑和影响;从质上说,应是被其它地区效仿、跟进的对象,并以其雄厚的技术和实力领导和支配中国药业发展的方向。其具体内容简言之,就是“多品种、大规模、高效益、优质量、好声誉”。

   
★石家庄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 黄红星:

    “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药都”应该具有这样几方面的特点:一要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三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支撑“中国药都”的医药行业得站在国内现代科技的制高点上;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一批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

   
★省经贸委医药处处长 王立忠:

    我们的医药行业必须达到一个让其它省份、其它企业认同的程度。首先,在总量方面必须有一定的规模。一是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在石家庄本地的经济总量中应该占很大的比重;其二应该在国内同行业所占比重也很大。但是现在石家庄的医药销售收入仅占全国医药行业总销售收入的5%,而广东省2000年已达到了11.5%。在这方面我们仍需加强。其次,就是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或者说有自己比较优势的领域。现在我们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已经有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但如果只有量,而没有在哪些方面有领先地位的话,大家还是很难说你是“药都”,所以必须保持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于奕峰:

    虽然我们现在在制药业有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从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还要有技术和人才优势作支撑。从技术上说,我们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还很少,离国外发达医药企业的“技术垄断”还有很大差距;从研发人才上说,虽然我们的企业有一定的数量,但作用还不是很大。另外,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如石家庄只有两所高校设立了制药的相关专业,而且培养出的人才还在不断流失。没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完)

    来源《河北日报》网络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