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欢迎建“药都”

石家庄日报记者范玉蕾

    石家庄要建中国“药都”!这一“重磅”消息在我市引起反响……

  去年底,本报《2010年建成中国最大的“药都”》发表后,一位姓钱的读者打来电话问:“你们的文章说‘武汉是光谷,宁波是服装城,底特律是汽车城’,这底特律是哪儿呀?”记者告诉他,“底特律在美国,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我们石家庄的‘药都’不但要走向全国,还要走向世界,所以选了一个国外的例子。”他说:“石家庄要建‘药都’的提法很好,人家别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咱们石家庄也该有自己的品牌了……”这位钱先生得知,此次市委、市政府是“开门办规划”,市计委还开通了热线电话6688573,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准备把自己的想法“反映”过去。“我这两天翻来覆去睡不着,老琢磨这个事儿了,一‘入世’老百姓都不知道种什么好了,建‘药都’的信息太及时了,能不能在我们这儿建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去年12月底,元氏县水利局水保站陈玉芳第二次给本报打来电话,表达强烈的“种植”心愿。他激动地说,老家在元氏县西部山区北正乡北正村,这个地方有水、有电、空气无污染,现在交通也方便了,山上曾经长过一些野生药材,种中药材应该不错。能不能把我们这儿当成个试点,有关部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个品种?农民愁的就是没信息。他还告诉记者,他家已经承包了近十亩地,目前有安国人看上了他这块地,想跟他合作。但他还是想知道“药都”有什么规划,甘愿作“药都”的试点、推广站。

  据市计委“药都”建设热线电话办公室统计,他们已经先后接到40余次电话。井陉、元氏、灵寿等政府部门纷纷咨询中药材种植、养殖的规划情况,都瞅准了中药材的种植或养殖,以调整本地的农产品结构;高新区咨询了有关医药工业园区、医药城吸引招商方面的规划内容;现正在北京就职的医学博士打问是否需要医学方面的人才;在石家庄博士楼居住的中药材种植博士想参加“药都”有关座谈会,想做技术投资或发挥专长;原本就有投资意向的一些人,一听说石家庄要建“药都”,立刻表示想在医药项目方面投资,看市政府有哪些项目和政策;热心的市民纷纷建议“药都”要规范、要健康,不能让假冒伪劣“钻空子”……“药都”,我们欢迎你! (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