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药都蓝图”闪亮登场 美好前景请您共商
石家庄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张雪峰 张崇 靳蓉
石家庄市“中国药都”的战略构想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现将我们的看法分述如下,以求教于各界同仁。
一、“中国药都”的内涵和目标
以建设“中国药都”作为石市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对其内涵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中国药都”的内涵应指:在药品生产、销售、科研开发方面占据了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本业特色的服务体系和文化氛围。
“中国药都”的内涵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递进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内涵。与此对应的“中国药都”的目标也是一个逐步演进、分阶段到位的过程。即:第一阶段以扩大生产总量规模为目标,基本形成以生产加工中心为特征的“中国药都”雏型;第二阶段大力发展与大型医药生产相匹配的医药流通产业,基本建成以生产和交易为主导特征的“中国药都”;第三阶段建成集生产、流通、科研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国药都”。
二、“中国药都”的支撑和框架
“中国药都”支撑和框架的实质,是反映城市对特定区域内医药产业、科技、人文资源的整合和市场竞争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大型制药企业。企业生产规模大、工艺技术水平领先、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突出,主导产品的生产在国内、世界占有领先地位,本地具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形成了生产、研究、开发、储备的良性循环,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能够代表或统领国内制药科研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试验条件,能够举办大型制药业科技论坛,汇聚国内外制药科研领域顶尖级科研专家的科研成果,能体现国内、国际制药科研发展方向,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较大比例,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三)具有现代化的医药商品交易场所和形式。本地制药企业在国内外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的营销网络,国内外著名制药企业在本地设立经营机构,建设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符合制药业特色的商品交易场所,能够举办国内、国际大型医药博览会。
(四)具有国内一流的医药业发展的人文环境。拥有熟悉制药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的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一线生产人员,具有浓厚的医药文化氛围,建立与“中国药都”相适应的文化形象。
三、实施“中国药都”战略的措施与建议
实现“中国药都”的战略目标,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应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特点和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措施体系。
(一)以信息带动为突破口,构建“中国药都”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议有关部门组成专门班子,聘请信息技术专家为顾问,在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提出专题报告,而后制定具体规划。逐步搭建“中国药都”信息网络,建立制药产业信息档案数据库,率先实现制药企业生产经营的网络管理,逐步发展电子商务。同时,积极谋划建设现代化的大型医药流通设施,逐步申请取得全国医药交易会、全国医药博览会等全国性医药会展的定期举办权,树立“中国药都”现代化新形象。
(二)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联合为手段,整合并壮大“中国药都”的资源依托体系。扩大与国外大型跨国医药公司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经济、技术、信息的资源共享;与国内著名院所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依托其雄厚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优势,发展石市制药产业化基地,尽快启动建设石家庄药科大学;逐步发展西部山区天然中药种养殖基地,加强与安国等周边城镇中医药集散地的联合协作,加快中药现代化生产规模和实力;大力发掘“中国药都”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对药都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以优化人才环境和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重点,创建“中国药都”的核心技术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因此,必须形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核心技术,创造制药科研的宽松环境,建立高层次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吸引国内外制药科研的高级人才;加快大集团、大公司的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发挥其在药都建设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尽快实现其与世界制药科研的高新技术对接,形成国内医药科研的“龙头”。
(四)以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国药都”的产业政策体系。建议对“中国药都”战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尽快编制一个规范的符合石家庄实际情况的“中国药都”发展战略纲要。制定鼓励科研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扶植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大国有制药企业深化改革步伐,赋予制药产业大公司、大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五)以城市品牌建设为中心,营造“中国药都”的人文支撑体系。建议在国内开展公开征集“中国药都”徽标活动,并通过创建反映药都理念的标志性雕塑、建筑、画册、文学作品、公益广告等,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药都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的药都意识。同时,进行“中国药都”城市品牌的包装策划,向世界展示石家庄市医药产业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吸引国际财团、跨国公司来石家庄投资。(完)
来源《河北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