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人才是中国制药业的生命——访石家庄市市长臧胜业

    新华社石家庄4月2日电(记者江山 陈玉) 新兴工业城市石家庄市,以“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而闻名全国。这里是我国医药工业化和现代化最早的发源地,是我国抗生素的大本营,全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中国第一家生物制药企业都在这里诞生,近年中药现代化生产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全国最大的示范基地。青霉素、土霉素、维生素C、头孢菌素系列产品……石家庄这些药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还有十几种产品称雄国内市场。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石家庄这个老医药工业基地,如何抢抓机遇,为中国制药业参与全球竞争贡献力量,把中国药业的响亮品牌推向世界?不久前,石家庄市从自身的产业优势出发,雄心勃勃地提出花10年的时间建设成一座“中国药都”的战略决策。近日国内五十多位专家又云集石家庄,对这一定位及其总体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后,认为这个思路切实可行,不仅对石家庄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积极推动全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朝着医药强市的宏伟蓝图,这座华北重镇开始迈出坚实的脚步。

    那么,保证“药都”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日前,石家庄市市长臧胜业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明确地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者:石家庄市提出,到2010年医药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30%,崛起一个高知名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药都”,这个远景确实令人振奋。您认为要建成这样一座“药都”,带动北方乃至全国制药业的发展,它的支撑点是什么?
    臧胜业:“药都”能不能建成,中国制药业能否较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建设“药都”不是一般产品的扩张,一般产品的扩张也发展不到这个程度,主要还是靠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民族制药业要发展壮大,离开科技,离开人才,那是一事无成的,往好处说,只能做到现有产品的扩张,往不好处说,扩张都不一定做得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科技和人才是“药都”建设的生命、核心,也是中国药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记者:您的思路十分明确。请谈谈是那些因素使您形成了上述看法?

    臧胜业:出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现在石家庄以及全国医药业的生产中,自主知识产权太少,咱们的名牌太少,只有通过在医药方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通过几年的努力,才能创出几个名牌。现在看,药的发展关键是牌子,国内外许多高销售额的药牌子都叫得很响。咱们最大的问题是自主知识产权太少,这说明我们医药工业的科技含量低。所以首先要靠科技和人才创出自己的牌子,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第二,医药生产没有高精尖的装备,生产不出来高精尖的产品,因此必须以产品为中心,对现有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瞄准和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医药产品的周期比较短,过去市场上的很多产品,现在看已经不行了。石家庄市这几年医药工业势头比较好的一个原因,是咱们的抗生素产品周期较长,但是老本着这个也不行。必须瞄准国际上的先进目标,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新的医疗产品和新的保健产品,真正做到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看来,“科技兴药”的确是个十分紧迫的任务。那么石家庄建设一座“科技药都”有何基础优势?

    臧胜业:石家庄从“一五”期间就开始建立起国家的制药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药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发展成了一个以化学原料药生产为主的药业大市,近年化学原料药产品占到全国年生产能力的12%,在全国7个医药工业集中城市中,石家庄的医药产值仅次于上海,名列第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好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重视提高科研技术水平,注重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自豪地说,目前,华北制药集团在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方面的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国家级和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研发体系,石家庄制药集团是世界最大的7-ACA生产基地,神威药业的中药产业化水平也居全国前列。这些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一批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化学药品、生物工程药品和中药优势产品。

    记者:这些科技优势的具备,使人们对石家庄药业未来几年的迅猛发展充满了希望。政府将采取哪些具体步骤,积聚更多的科技推动力?

    臧胜业: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现有制药企业集中力量展开大规模技术改造,继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将把注意力比以往更多地投向药品生产的上游——研究和开发,以华药、石药集团为依托,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具有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中间试验为主要功能的重点实验室、医药工程技术中心和医药技术孵化中心,组织生物制药、中药产业化、化学制药等关键技术攻关,实施医药工业园区、医药博览城、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医药教学科研基地等重要工程,为建设“药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记者:科技水平的提高从来都是与人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建设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药都”,政府在人才对策方面有什么初步考虑?

    臧胜业:现在,石家庄的大制药企业已经相继建起了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重点药物实验室等,形成了拔尖人才相对集中的可喜局面,所以,首要的是要完善人才机制,充分发挥我们河北和石家庄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以河北医大药学院、河北科大化工制药学院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名牌医科院校的合作,培养自己的高层次医药人才;还将利用石家庄毗邻京津的有利区位,采取有效措施外引医药拔尖人才,加大和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合,特别是和北京、天津、上海甚至和国外的科研机构搞些联合。最终通过“药都”建设,把医药方面的专家、优秀人才一批批吸纳到石家庄来,这是建设“药都”、提高中国制药业竞争力最根本的人才支撑。(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