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药都”建设的参谋

    新华网石家庄电 信息,在今天越来越“金贵”,而权威的信息,就更具“魅力”。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设“药都”,怎么离得开可靠信息?去年12月29日,记者来到我市发布各种信息的权威部门———市统计局。

  建设“药都”有依据

  “1998年我们就做过医药行业的比重分析,还写过一篇文章,议论过这个事儿!”工业处副处长张春丽兴奋地说,并给记者看了那篇名为《强化优势再铸辉煌》的文章。“但那会儿从产值、利税等统计数据看,医药工业的强势还不是特别明显,这几年咱们的医药工业发展相当迅速,现在建‘药都’已经有了基础优势!”局长檀振英接着解释说,目前咱们的医药工业规模、企业规模都在全国数一数二,研发在全国医药行业也是名列前茅,产品在世界的知名
度也很高,我们不但有传统药还有新药,不但有西药还有中药,既有主导产业,又有配套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体系。”说着说着,檀局长又拿出一张权威的《全市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来“说话”。(附表)

  跟踪、监测、分析

  统计局被看作宏观经济“晴雨表”,专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在“药都”建设中,市统计局怎样才能当好这个“参谋”呢?“我们统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决策、战略,搞好跟踪、监测、分析。”檀局长具体谈到五个方面:其一,要把全市与“药都”发展有关的企业,包括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相关服务企业,作为统计监测的重点(将“医药”从工业中单列出来重点统计监测)。其二,着手研究“药都”,建立医药企业健康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科学、先进的手段做出判断。我们的“药都”要建成世界名牌,必须得考虑环保、人文等方面的问题,再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怎么评价?这都需要大量数据、数据模型。其三,在“药都”建设重点企业建立统计信息网络体系,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其四,我们的统计信息资源丰富,“眼宽腿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加强与“药都”发展的横向比较研究。如重点城市之间的比较、医药行业内部重点企业的比较,与国外医药产业的比较等等,可以和有关部门、企业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其五,利用我们的统计资源、手段进行发展“药都”的重点课题研究。“‘药都’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站在‘大背景’下,不但要想到‘做什么’,还要想到将来‘药都’会‘要什么’。况且,‘药都’建设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不仅包含经济的发展,也包含文化的发展,要建设‘药都文化’。”言谈中,檀局长对“药都”的建设信心十足。(完)

    来源《石家庄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