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建成中国最大的“药都”

    新华网石家庄电 石家庄要建中国“药都”!此语一出,石家庄人非常振奋。正所谓“一分精神一分事业”,咱们也该有自己的“品牌”。焦点集中在究竟该如何打造这个“药都”?近日,记者采访了市计委主管工业的副主任徐振川。

  缘何定位“药都”

  记:12月7日,石家庄日报发表的《石家庄能成为中国“药都”吗》一文后,引起省会各界的关注,许多读者都很关心咱们的“药都”建设。我市为什么要选择建“药都”呢?

  徐:建设“药都”已经写进了我市的“十五”计划纲要。选择“药都”,第一,我市的医药产业发达。目前,我市医药行业共有生产企业约250家、医药商业企业640家,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100亿元。去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产值129.1亿元,在全国3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总产值占全市的工业总产值的16%,利税占全市工业利税的12%。销售收入和利润在全省医药工业中也占到了80%和90%,这些都是“基础”。第二,突出地方经济特色。
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一个地方来说,就要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石家庄的区域经济就应该有石家庄的特色,搞大而全是不行的。眼下,石家庄的纺织、农机、电子、机械等都需要上档次。选来选去,还是“医药”是我们的特色。第三,打造地区品牌。武汉是光谷,宁波是服装城,底特律是汽车城。石家庄的品牌是什么?我们石家庄需要打造一个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

  “药都”的具体含义

  记:看来我市要把“药都”作为一个“城市名片”了,这个“药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徐:大而强,在中国最大、最强。我们对“药都”也有个认识过程。最初,我们觉得石家庄是一个医药大市,像华药、石药等规模很大,很著名。但随着我们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之后,逐渐认识到不仅仅要“大”,更要“强”,特别是今年我们到南方、东北调研之后,深深感觉到石家庄不仅要成为医药生产基地,还要成为流通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

  “药都”的具体规划

  记:目前我市建设“药都”有没有具体的规划呢?

  徐:我们正在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药都”的建设,多次作重要批示。这不,12月17日刚刚印发了《石家庄市政府关于成立石家庄市“药都”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市长臧胜业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王海洋、副市长陈启明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计委。

  记:您能不能透露一下我市“药都”建设具体规划的一些内容?


  徐:总体目标是2005年建成“药都”雏形,2010年建成中国最大的“药都”。我们目前做的这个规划有四个特点,其一,是高起点的规划,不是专门地区(行政区域)的规划,而是一个“经济圈”的规划,比如我们要凭借安国的药材、北京的科研、教育资源等。其二,企业参与搞规划。企业是“药都”建设的支撑点,企业参与进来,要在规划中“唱主角”,这样规划就更有实效性。其三,这是一个前瞻性很强的规划。我们要聘请国家、省内知名的专家参与这个规划,不是就石家庄看石家庄,而是就石家庄看全国、看世界。其四,“开门”办规划。市计委牵头,要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吸引社会各界都来为“药都”建设出谋划策,市民还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688573。下一步,我们会推出一些重大举措,如建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园区”、“医药药品流通中心”、“中药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吸引国内和世界50强医药企业到石家庄来投资、发展。“十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医药产业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八分之一还要多,目前医药产业占全市GDP的25%,到“十五”末,预计能占到30%以上。

  记:我们盼望2010年,石家庄建成中国最大的“药都”!(完)

    来源《石家庄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