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吕国庆、王炳美)
体育产业因体而兴,反过来体育产业获得的经济效益通过多种方式反哺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许多地方,体育产业正在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保定市一直是河北省培养体育人才的一个重基地,90年代初期,由于种种原因,财政下拨的训练经费难以满足正常的需要,一度造成教练员思想不稳、积极性不高,个别教练员还到外地谋出路,直接影响了全市的正常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保定市不单纯坐等财政拨款,而是积极从发展体育产业入手,健全自身的造血机能,走出了一条依体育产业促进体育发展的路子。保定市体育局副局长杨宣说,近年来,他们围绕体育本体进行产业开发,通过对业余队员训练收费、对项目实行实体化管理等方式,有效发展了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兴旺每年为训练补充二三百万元的经费,改善了训练条件,保证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在许多地方,体育产业获得的收入有效改善了群众健身场所和条件,促进了群众性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唐山市体育局副局长孙伯昌说,仅去年他们就拿出200万元进行群众性健身设施的建设,新建了12条健身路径,使市区每个办事处都有了一条街身路径,同时还在市中心地带新建了一个全民健身公园,并向农村捐赠了1000多件(套)体育器材,大大方便了群众开展健身活动。
孙伯昌说,由于经营收入增加,他们还开展了比较多的全民健身活动。去年他们举办了全市首届社区群众体育大会,市区各街道办事处全部参加了健身项目表演赛、家庭乒乓球赛和家庭趣味运动会。他们还支持市区11个办事处首次举办了由居委会和境内单位参加的街道社区运动会。市体育局还联合有关部门一起开展了妇女、老年人、学生、职工、农民五个人群众五个百万人群健身活动,声势大、范围广,有效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3%。
一些体育届人士指出,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目的为体育事业服务,体育产业只有围绕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展经营才具有生命力,河北省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了这一论断。据了解,在河北省的许多地方,体育产业获得的经费已占到体育经费的大部分,体育产业化经营正在成为体育发展的主要支撑。
体育产业化经营不仅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体育产业化经营不单纯是一种经营行为,它还是在发展公益事业,因此许多人认为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应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保定市体育局副局长王胜利说,我们许多体育项目在开展产业化经营时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即通过经营活动创造了一些效益,这些收益也主要是用来发展体育事业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收各种费用,将进一步增加体育向产业化、社会化发展的困难。为此,他希望有关方面应从政策上给体育产业特别是创业初期的体育产业给予支持,以增强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