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宝,男,现年38岁,1985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大学文化,热处理工程师,现任深州监狱模具监区监区长。
该同志扎根基层监区17年,遵循“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不断探索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了改造质量,使数百名刑释人员绝大多数成为了有一技之长的守法公民,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监狱生产中大搞科技创新,共搞革新项目18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获省局科技进步奖3项,开发省级新产品2 项,创经济效益200多万元。他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盐浴炉的技术改造与节能》等三篇论文,在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和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由于业绩突出,所任监区连续6年被评为狱“模范监区”,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个别教育能手,2001年获狱“十佳干警”称号并荣记三等功,2001年获省监狱系统“十佳警官”称号并荣记二等功,现将其事迹总结如下:
一、针对罪犯特点,不断探索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思路,新方法。
监区是直接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场所,工作艰苦、繁重、责任重大,吴运宝同志带领监区一班人弘扬“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监区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罪犯管理上实行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一是实行“一日军事化”管理,落实《罪犯改造行为规范》,抓好罪犯行为养成。二是为了稳定监区秩序,推行了“区域性”控制和“封闭式”管理。三是在监区实行了《罪犯双百分考核办法》,根据罪犯个人表现日考核,周评议,月总结,张榜公布,并建立“教育考核档案”,以此做为记功减刑的依据,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被罪犯喻为“阳光工程”,极大地调动了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四是针对罪犯私藏现金过度消费现象,实行了“刷卡”制度,这一做法在全省监狱系统得到了推广。在教育改造罪犯过程中,他按照把罪犯改造成有一技之长的守法公民的宗旨,探索出多种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造手段和方法。一是进行“三课”教育,开设文化班、技术班10个,亲自编写教材进行授课;进行法制、政策、人生观教育,使罪犯认罪服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技术教育通过理论培训,岗位练兵,劳动实践使罪犯掌握一技之长,通过教育所有罪犯全部脱盲,有38人获得大、中专文凭,有62人获技术等级证书。二是对反改造尖子实行“挂牌攻坚”,总结出了“因人而异、寻找突破口、把握时机、对症下药、艺术外理”的个别教育先进经验,20多名“刺头”得到了不同程度转化,转化率为100%,改好一个人带好一大片。三是带着感情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注重解决罪犯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在希望中改造,把罪犯当人看待。四是维护他们享有的权力,注重解决实际困难,监区设立法律咨询员和“法律援助点”,成立“罪犯心理健康互助小组”签订社会帮教协议100多份,调解婚姻纠纷80余次,保住了16个家庭,促成1名罪犯复婚,帮助回归人员安置及罪犯家属经济救助20余人次,开通了“亲情”热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监区文化,这些充分体现了监狱的人道主义政策,调动了罪犯改造的积极性。十几年来经他手改造过的罪犯有数百名,无一犯重大违纪行为,监区连续7年实现了“四无”,已有数百名罪犯刑释出狱,大多数成为守法公民,重新犯罪率仅为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10%的重新犯罪率。有的未出狱就被聘请,有的开办工厂,有的成为村干部造福一方,有的成为工程师。
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监区经济效益。
监狱生产过程是罪犯劳动改造的必要手段,也是监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由于监狱体制的深层次矛盾,监狱经济普通不景气。做为一名监区长,为在困境中探索一条监狱企业发展之路,他选择了加强管理与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几年来他研制开发了钢板网冲网刀系列刀具,填补了我国北方冲网刀具的空白,已累计创收90多万元。采用磨擦焊接新工艺研制的对焊丝锥,每件降低成本10%,从开发至今已降低成本40多万元,还研制了螺旋丝维,刀具包装涂料,建筑用梳刀片,塑料、橡胶模具等新产品。这些项目总计创造效益200多万元。在生产经营中他深化管理,试行“一队三分制”的管理模式,实行定额管理,成本核算,对分队产量、质量、消耗等指标全面考核,使产品成本下降10%,多出效益20万元。面对狱内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他不等不靠积极承揽外协,以外协收入启动内部生产,为狱内管件生产提供800多套模具,价值40万元,走出了一条“以外养内”的经营之路,在狱内经济困难时期,他识大体、顾大局,通过多方联系,帮助其它监区联系了餐具铸造、电磁阀门、方向机加工三个合作项目,都已产生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2001年底,他被抽调负责筹建灰铸监区,他利用外资,白手创业,拼命苦干一冬天,使新监区投入使用,新监区启动后,年可生产铸件1500吨,年创产值90多万元,成为监狱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监狱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抓班子、带队伍、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他抓班子做到“公、正、廉”,带队伍做到“诚、信、爱”。他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常年加班加点,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年加班200多天,记下了十几万字的“犯情日记”,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先后拒收犯属钱物2万余元。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了“把好六道关”、“盯好三大现场”、“四交清”、“四不放过”的监区干警“日标准化工作法”,从而实现了监区“监管制度系统完备,管理方法科学文明,教育手段灵活多样,考核奖惩公正严明,内勤资料详实完备”的目标,深化了监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全狱树立了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