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目前,长城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已经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以河北省为例,该省境内现存的明长城达2000多公里,多处于山区和平原,一路穿山越岭涉水,关塞众多,气势恢宏,而且大多为砖石结构,建筑艺术高超,保存相对完好,是最能代表明长城文物价值的、"精华"区段最集中的省份。
如何做到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长城旅游资源,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今年,一条包括干线566公里、支线1189的长城沿线旅游公路已经在河北省动工修建,省政府组织实施,提出了全面保护好长城文物、统一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对此,一些长城专家认为,"进得来"是抢救长城的前提,也是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使其得到合理利用的一项措施,建议公路撩开长城的隐士面纱之后,保护和恢复措施要跟上,因此,政府还必须统筹安排,及时投入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文物修旧如旧、适度旅游开发等工程。这样才能确保长城真正得到关照,而不是失去她的最后一道天然防线。
长城就是中国,中华民族的文物瑰宝就是中国,祖先留下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生态支撑着我们的历史、现实,更启迪着未来。让我们珍重它们,无愧后人。
新华网河北频道记者近日来走访了秦皇岛地区的长城,采写了这组题为《拯救长城》的专题报道,以飨读者,希望能引起大家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