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好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就要时刻牢记为老百姓谋利益。”这是内丘县富岗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的座右铭。
1984年,杨双牛刚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看到分到村民手里多年的荒山依然面貌依旧,心里非常着急。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他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群众3年治理山场8400亩。从此,荒山变绿了,农民也开心地笑了。
荒山得到治理后,如何把山上的花果变成钱,使农民靠山吃山,尽快富起来呢?杨双牛为农民聘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果树专家李保国,手把手教农民种果树,并提出“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没想到,此举却招来了不少非议。有的人说他这是想从农民身上捞取荣誉。别人说别人的,杨双牛照样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结果,苹果成熟后,别的村一元钱一公斤还没人要,可富岗山庄的苹果50元一个都抢不到。
如今,杨双牛因为“金苹果”名声鹊起。然而,了解底细的人都知道,这些年,为了群众的利益,杨双牛失去了很多很多。
在当村党支部书记前,杨双牛开了一个贸易货栈,一年收入几万元。可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义无反顾地关掉了自己的门店,他对家人说:“和尚顾家,两头不发。当着支部书记干买卖,心不专一,会影响村里的工作。”妻子对此想不通,一气之下,扔下两个孩子回了娘家。既做爹又当妈的杨双牛,抱着两个孩子不知所措,然而,他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利益的决心没有变。最后,他终于说服了妻子,关掉了家里的货栈。
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对矛盾体,个人利益这头重了,群众那头必然会轻。因此,杨双牛动员做买卖的村干部都关掉自家的买卖,把心思全都用在工作上。他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义务,没有为个人谋私利的权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也不断变化。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应是干部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干部不断更新知识,掌握为群众谋利益的本领。杨双牛在这方面坚持做到三点: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利益需求。二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当好新型农民的领头羊。三是依靠社会力量借梯上楼。几年来,他聘请北京农大、河北农大的专家教授常驻富岗山庄,及时向群众传授果树管理技术。现在,在专家帮助下培育出的富岗1号、2号苹果极品果卖到了100元一个。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能被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杨双牛非常激动,他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感到无比自豪。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工作,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