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东同志事迹材料

  王海东,1966年生人,毕业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后又在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进修。现任承德华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北京公司经理。
  自从一九九七年王海东接任北京公司经理以来,为公司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王海东经理的带领下,北京公司从初创时的年完成产值250万元,亏损80万元,五年时间内,发展到年完成产值1.2亿元,每年实现利润500至1000元,完成总包、分包、劳务工程60多项,工程优良率95%。从一九九七年的两手空空,发展到拥有大型机械设备216台件,大小轿车10余辆,周转材料价值1000多万元,并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建生活基地一处,占地20余亩,管理人员从十几个人增长到150多人,工人从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人,并且每年使用承钢钢材上万吨,使用承德水泥四万多吨,为承德地方百姓脱贫做出了贡献,也使承德五建走出了困境,为地方财政增加了收入。十年磨砺,这位河北建工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88届的高材生走过了从技术员、预算员、工长、项目经理、分公司经理,公司总经理的不寻常历程。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以信为本,以质取胜,准确定位,多渠道开拓市场
  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空间,市场更是建筑业的生命。然而开拓市场,培育市场之艰难,对目前的建筑行业来说,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的。但王海东确做到了,做好了。他说:我们只要充分领悟“以信为本,以质取胜,准确定位”这十二个字的精髓,我们就能做好,从250万到1.2亿也正是对这十二个字的最好诠释。开辟北京市场毕竟不是一句空话,不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施工能力是很难在北京建筑市场站稳脚跟的。王海东同志临危受命,出任北京公司副经理。工程没有、钱也没有,怎么办?他开始了漫长的找工程之路。谁也不知道王经理每天早出晚归在跑些什么。为了拿下欧陆苑这个工程,一次次地跑B+B公司,跑欧苑陆苑项目部,他没有自行车就走着,饿了吃个煎饼果子,跑了不下20次,靠他锲而不舍的韧劲,终于感动了项目经理,同意将此工程的一部分给北京公司来做。但条件是相当苛刻的。因为这个工程是德国人投资,德国人现场监理,工程质量要求极高,一旦做不好,立即退场。德国贝尔芬格伯格公司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霸主,他们所干的工程是不能将就的,房间尺寸必须达到设计的精度。对于这支队伍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没有过硬的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是满足不了德国人口味的。王海东没有被外国人吓跑,他们付出的是双倍的劳动和日夜鏖战的辛勤汗水。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和科学的企业管理,所干的每项工程都达到优良标准。中房主席及德国大使高兴地说:“欧陆苑工程在别墅区工程中,工程质量是最好的。”王总常说:一个工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工程就是一个都市广告,一个工程就是一座企业的里程碑。正是通过这样对工程质量、企业信誉的不懈追求和品牌意识,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精品工程,使北京公司的社会信誉度越来越高,路越走越宽,中央美院迁建工程获得了北京市“鲁班”奖,北京友谊宾馆住宅楼工程获得了北京市“优质工程”奖,北师大综合楼工程被评为北京市“长城杯”工程,许多工程还被评为北京市片优工程。发展企业如同做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企业也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北京,我们公司与包工队比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各大建筑集团比,我们有管理层次少,经营成本低,机动灵活的优势,基于这种现状的分析,王总采取了总包、分包、劳务三种形式并存,大工程、小工程、零星工程全做的战术,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把提供劳务作为开拓市场契机,不为利小而不为,不为活小而不做,认真对待每一个工程,给很多单位留下了好印象。与中建一局、长城B+B等公司的长期合作,使公司从劳务走向分包:与北京友谊宾馆的合作,又使公司从零工走向了总包。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分包展现公司的施工管理能力,积累业绩,为总包创造条件。以总包树立公司形象,宣传自己,逐步扩大在北京建筑市场的份额。到2003年8月,北京公司年完成产值就已达一个亿。
  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整合资源,为华宇插上腾飞的翅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广。王海东经理深知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适时变革,摒弃国企原有的惰性和弊端,实现管理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002年,王总克服了重重阻力,对北京公司的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来国企遗留下来的工龄工资改为岗位工资,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做法,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制度,公司工资改革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2003年,根据岗位工资运行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又在进一步酝酿将岗位工资调整为岗位工资、产值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这一工资制度的出台必将极大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
  另外,在用人制度上采用灵活的聘用制,通过各种渠道,不论身份、年龄,大胆用人。从工人队伍中,选出有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充实到管理一线;从大专院校招聘大学生放到生产一线加以煅炼;并且大胆起用年轻学生,放到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领导岗位上,敢于压担子,现在不少人都成了北京公司中坚力量,这样公司上下,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管理人员梯队。
在项目管理方式上,大多数大的建筑集团都采用了项目承包制。而王总并未随波逐流,他在对北京公司进行清醒的分析之后,认为北京公司正处在迅速发展期,人、财、物各个方面都十分紧缺,如果权力下放搞项目承包制,各自为战,必将分散公司现有力量,形不成拳头,更不能发挥我们公司的灵活调配机制的优势。因此,在目前的形式下坚定不移的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整合现有的有效资源,形成了集团作战的优势,取得了辉煌战迹。
  建筑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创新更是王海东经理的强项,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更是一位技术创新的带头人,他的《筒体倒模施工的改进》、《圆锥形建筑物组合钢模施工》《预防砼设备基础破裂》等文章曾在中国的建筑学权威杂志上《建筑工人》、《建筑技术》《建筑从书》发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扩大为用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文,所提内容已作为华宇公司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促使企业从过去的封闭内向型向开放开拓型转化,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采取了“质量以优取胜,速度以快取胜、服务以佳取胜、经营以信取胜”的经营对策,牢牢的撑握了市场主动权。另外王海东经理还与人合著了《企业与企业领导艺术》一书,在新华出版社发行。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种“讲科学、重技术、勇于创新的”好风气。“拼装式整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友谊宾馆住宅工程的应用,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成本,而且使此工程获得了华宇公司第一个“北京市优质工程”。“外SZJ-1砂浆增效剂”、“模板快拆体系”的应用也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施工进度,他本人还获得了2002年度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他的《筒体倒模施工的改进》一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合理化建议”奖。为华宇的腾飞插上“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双翅。
  家园工程,形象工程,净土工程,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不讲精神的企业,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无从谈起。“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声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这支旋律高亢、气势磅礴的歌,正是对承德建总北京公司真实的写照,凡是同北京公司接触过的人,都会为他们的正气和朝气所感染,在这里,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他们的竞争意识在这里得到鼓励,他们的创造性在这里得到发挥,党员在这里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干部的表率作用处处可见,职工们积极参政议政,以企业为家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商品意识泛滥如潮的今天,是谁在这里营造出了这样一个“讲理想、讲奋斗、讲奉献”的精神“净土”呢?他就是北京公司年轻的掌舵人——王海东。
  营造一个富庶、祥和、温馨、美丽的家园,自然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愿望,这种愿望是带有理想化色彩的,但王经理的“科学”加“家庭”的“家园”式管理方式,经过实践证明,对于北京公司来说是成功的,北京公司全体员工的家都在承德,大家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员工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要多的多,北京公司这种特殊的环境为“家园”式管理方式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王经理象家长一样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家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为他们提供实现价值的空间,因为他知道,员工的成长即是企业的成长。王经理的应酬特别多,晚上常常到半夜才能回来,只要稍一有时间能早回来,他一定会到办公室转一转,同大家聊一会天,听一听员工们在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一些想法、意见和建议,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北京公司就象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得到一份温暖,每个人都能找到发光发热的位置。这种温暖感和个人的成就感交汇起来所形成的,就是所有企业领导们梦寐以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个家园就是员工们心中的“香格里拉”。
  王经理也把“办公标准化”和“文明工地建设”作为改变企业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公司的大小会议上一再提及此事。他说:“办公室是一个企业的窗口,外人一来,首先看到的是办公室,如果办公室乱七八糟,不成样子,员工衣冠不整,谁还敢把工程给你,谁会相信连办公地方都管不好的人,能把工程管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如此”。因此,公司首先从硬件标准化抓起,制作了各种统一的标志牌,悬挂在各个办公室和施工现场,还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饮水机,电脑、复印机、文件厨等,甚至水杯、笔、本都统一印制。在软件上,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文明科室活动的通知》和《项目部办公室装修及布置标准》并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来督促此活动的开展。通过以上努力,使公司的办公室及施工现场的外观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2001年还被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建委外管处列为北京市建立“工地文明生活区”的试点单位。2002元旦,在王经理的指导下,北京公司的《京都华宇》报也创刊了,它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生动活泼,既有宣传公司大政方针的文章,又有反应公司上下政治生活、施工生产、先进人物等方面的新闻,成为宣传北京公司文化的一块园地。《企业形象手册》、《员工手册》在王总的策划下也相继出台。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和活动,使北京公司的整体形象大为改观,员工更为此而自豪。
王海东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曾经说过:“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却实提高了,但同时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我会尽我所能把北京公司建成一片精神的净土,我认为这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保护北京公司光荣传统、培养新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关键所在”。2001年度,他被评为“河北省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03年“非典”肆虐之际,他身先士卒,从容指挥,取得北京公司抗非典,保生产的胜利,被承德市政府评为“抗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以上只不过是王海东经理工作中的几个小小的闪光点,北京公司自王海东经理接手以来,多次被北京市建委、河北省建管处评为“优秀进京施工企业”、“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先进总承包企业”,被河北省建设厅评为“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建筑施工企业”,连年被承德市建委和总公司评为“先进施工企业”、“开拓外埠市场先进单位”,连年被承德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王海东经理本人也多次获奖:1998年被承德市建委评为“建筑市场管理先进个人”;2000年被河北省外管处评为“优秀务工青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承德市评为“开拓外埠市场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河北省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承德市建设系统“优秀管理工作者”;2002年被承德市市委评为“承德市拔尖人才”;2003年获“承德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进京创业青年”称号。《承德日报》、《河北建设报》、《河北建工学报》、《河北工人报》、《建设者风采》等报刊及承德电视台对王海东经理的事迹也进行了多次报道。
  在诸多荣誉和成绩面前 ,王海东经理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和停滞不前,而是谋划着更大的市场,北京申奥的成功,给北京建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承德华宇北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王海东总经理也正为北京公司谋划着更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