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相同志事迹材料

  杨德相,男,1966年5月出生,侗族。198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大学本科文化,获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河北省九届政协委员、河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二届委员会理事。
  扎根油田,贡献突出。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始终把多找油、多出一流成果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终生追求。他热爱勘探找油事业,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先后发现或参与发现留楚、高邑、扎拉格、木日格等多个油气田或油气藏,探明、控制、预测石油地质储量上亿吨,为华北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河北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精雕细刻,取得发现。冀中坳陷地质条件复杂,且历经多年的大规模勘探,相对简单、规模大、容易发现的油藏多已被勘探发现,剩下的勘探对象多为成藏条件复杂的第三系断块小油藏,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该同志作为年轻的石油地质工作者,为了冀中探区储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华北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充实自己,潜心研究,做深入细致的综合研究工作。1993年他承担了在饶阳凹陷南部地区的找油任务,为了在饶南地区找到新油田,他和项目组的技术人员一道查阅了几十口井的录井资料、分析化验数据,解释了几十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剖面,编制了几十张各类图件。通过对资料、图件的反复分析、综合评价,提出钻探的楚28井获得了高产油流,发现了留楚油田,当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31万吨,目前留楚油田已累计产油133万吨,成为冀中主力砂岩油田之一。该项目获得了199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华北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他开始担任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二室主任,参与主持冀中探区的勘探研究工作。在晋县凹陷中南部,他和科研人员一起转变思路,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变速成图,加强砂体分析和储层预测,发现了高邑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15万吨,扩大了赵州桥油田含油范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48万吨,该项目获得199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在文安斜坡,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加强成藏条件研究和圈闭评价,发现了议论堡构造油藏、探明石油储量453万吨;参与发现了苏49高产凝析油气藏,探明天然气25.28亿立方米、凝析油91.3万吨,该项目获得1999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致力创新,实现突破。1999年他开始担任二连勘探室主任,参与主持二连盆地油气勘探的地质研究工作。虽然研究的地区发生了改变,但他对找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却有增无减。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二连盆地新区勘探多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老区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生产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他与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积极开展“三新”领域的勘探研究工作。虽然二连地区的自然条件、科研条件都较差,但从1999年至今,每年都带队参加二连会战,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勘探科研生产之中。在他的带动下,二连前线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结攻关队伍,连年超额完成二连探区的储量任务。2001年,他与巴音都兰凹陷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加强该凹陷的综合研究和勘探目标优选工作,面对勘探二十多年未取得突破的局面,及时转变研究思路,构建新的岩性油藏模式,应用波阻抗反演等手段搞好圈闭描述,标定了巴19井,通过实施获得高产油流,发现宝力格油田,探明、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848万吨,目前已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17万吨,预计到2004年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25万吨,成为二连盆地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这一勘探成果实现了巴音都兰凹陷勘探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二连盆地油气勘探的新局面,有效地遏制了二连油田产量逐年下滑的严峻形势。之后组织二连室的科技人员,深化乌里亚斯太、吉尔嘎朗图等凹陷隐蔽油藏勘探研究,大胆构建新的模式,相继发现了木日格、宝饶内带等隐蔽油藏,控制、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000万吨,为二连油田的稳产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获得了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发现一等奖。
  潜心科研,成果丰硕。多年来,该同志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华北油田科技进步奖13项,华北油田油气勘探重要发现奖4项;他并荣获第二届“华北油田有突出贡献的十大青年”、首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是华北油田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之一;他带领的二连勘探研究室荣获“河北省2000-2001年度文明单位”称号。
  2003年,杨德相被任命为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后,这位年富力强的石油地质工作者研究的天地更宽了,他将以创业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投入到科研生产中,投入到他所热爱的找油事业中,继续为华北油田和石油工业的发展谱写新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