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为一级社会管理组织,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党建作为一个新课题,同样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以实际行动为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解决了众多难题,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具有深远意义。作为河北省省会的石家庄市,社区党建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文 字:新华网河北频道江山 甄智力 严晋峰
                制 作:新华网河北频道网络编辑王东宏

   中组部组织局领导到石家庄市视察指导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河北省委副书记刘德旺在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振华陪同下视察桥东区东风路南社区。

    河北省委副书记刘德旺在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宋长瑞陪同下与桥东区南三条市场个体经营户党员亲切交谈。

    石家庄市举办全市社区“领袖”论坛。会后石家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承禄与部分社区干部合影留念。

    石家庄市社区党的建设研究会成立。

    著名社区建设专家、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君德在石家庄市社区领导干部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澳大利亚社区教育专家艾丽丝在石家庄市社区管理干部培训班上进行讲座后赠送纪念画页。

    长安区华药社区成立社区党建联谊会。

    新华区组织个体党员栽植流动党员林。

文化进社区

充满活力的社区专职干部。

   新建的社区办公楼与陈旧的居委会(下图)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建的社区办公楼(上图)与陈旧的居委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外在社区讲学。

吴振华在社区鞋厂视察。

    主持人:截至2001年底,全国662个城市的5179个街道中,建立党组织的有5169个,占99.9%;61492个社区居委会建立党组织的53204个,占87%。那么石家庄市社区党建是如何开展的?
    吴振华(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推动社区工作的关键是党建能否创新,而党建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基于“思路决定出路”,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多次带领区和街道干部,到上海、杭州、北京、大连等城市考察学习;或是举办辅导班,组织大家听取社区建设方面资深专家进行的理论辅导,不断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社区建设理念。市委于今年初制定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并成立了“社区党建研究会”,组织“社区党建联席会长论坛”,通过开展各种理论研讨、经济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街居干部驾驭社区党建工作的能力,成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推进器”。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认识到,社区稳定是城市稳定的基石,因此党建工作的重点应当从单位转到社区。同时,过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有些已不适应,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方法、采取新举措。
    主持人:如何实现社区党建的改革创新?
    吴振华:去年以来,石家庄市区新建党支部32个,较好地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有305个社区党支部建立了在职党员台帐,为4万多名在职党员建立了联系卡,加强了在职党员8小时之外的管理。有2.2万余名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关系转到社区,其中92%能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一步夯实了社区工作的组织基础。
    宋长瑞(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石家庄社区党建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体制创新。到今年9月1日,石家庄已将全市48个街道党委一律改建成街道党工委,同时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实行了目标责任管理。实践表明,街道建立党工委有明显的好处,因为它是区委的派出机关,与街道办事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辖区内区有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和区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是组织指导关系,与辖区市属以上单位党组织是组织协调关系,与辖区内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是组织领导关系。这“四个关系”明确了街道的领导体制,使街道党工委可以更好地适应社区工作的新要求,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加便利地组织和协调辖区内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党的建设,强化了街道党组织的权力与职责。
    活动载体与工作方法创新是石家庄社区党建创新的又一内容。近两年,石市各街道、社区党组织按照建设“学习型社区”、“道德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的主题思路,通过创办“市民学校”、“社区党校”等载体和开展“共产党员奉献在社区”、“党员一面旗,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得以发挥骨干作用,积极开展帮困助残、敬老养老、民事调节、维护治安等志愿者服务。
    主持人:石家庄市各社区党建有何不同特点?
    赵丽红(石市长安区青园街道广电社区党支部书记):广电社区地处市中心地带是一个党政机关、新闻、信息、科研、医疗等文化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也是一个单位和职工宿舍为一体的“单位型社区”。社区建设工作如何与“单位型社区”的特点和实际结合起来,社区各界、单位人才力量和资源的重新整合,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如何调动社会各界和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践告诉我们:社区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的一点,就是依托辖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抓得好不好。
    近年来,我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党建工作中不断拓宽思路,以社区“党建”促社区“共建”,把开展“共建”融入到社区建设整体工作中去,构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社区建设新格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主要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共建”意识,与驻区单位相互促进;二、以双向服务为纽带,不断增强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三、以“党建联席会”为载体,调动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单位和社区在组织各项活动时,不再是各行其是,而是互相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使一些居民最关注的热点、难点,久拖未决的问题得以尽快解决。联手共建给社区带来了活力。
    石峰(石市桥东区阜康街道胜利北街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新的形势和任务呼唤街道党建向社区党建的拓展和延伸,但在开展工作中有不少困难。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支部明确了积极开拓创新,把重点向如何发挥党建联席会作用上倾斜。在工作中我们逐渐明白了只有把党建工作与开展具体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赢得认可。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情感沟通、互相尊重、热心服务做法受到了社区单位的欢迎,也赢得了辖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党支部的认同,在此过程中辖区单位党组织“驻在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观念强化了,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本单位的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工作,广大在职党员也普遍增强了对社区的自豪感和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支部积极组织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美化绿化、敬老活动、扶贫济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了社区单位的友谊和信任,改变了过去社区内各党组织之间互不往来的状况,打破了党组织单纯是按隶属关系开展王作,封闭管理的思维定势。正是因为有了这几年社区党建工作的推进、社区党建联席会等有效载体的运行,“双百”工程的落实,“诚信街道”的打造、“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才有了如此活跃顺畅的局面。
    孙向立(石市新华区革新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革新街社区党支部认真开展了加强社区党建、加强诚信宣传、诚信教育、诚信实践等诚信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注重发挥支部作用,广泛宣传,使《新华区社区信用档案》家喻户晓。一个阶段以来,通过多种形式的诚信宣传,社区居民普遍达成了共识:建设诚信社区,人人有责,人人受益。信用档案是打造诚信社区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加强社区党建的一种外在约束制度。诚信社区建设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党建和其他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社区呈现出人际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信用档案启动后,我们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向社会公开承诺: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做三德三做的标兵,以真诚的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讲诚信树新风”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公民诚信新风的形成;“诚信经营竞争赛”活动,为规范街道市场经济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志(石市桥西区新石小区第三社区党支部书记):在我们新石小区第三社区经常可以听到一种熟悉又亲切的低音喇叭声,居民们亲切的称呼它为“自己的小电台”。这个独树一帜的“广播电台”是第三居民区党支部打出的一张“服务牌”。通过广播,社区党支部的干部们定期向辖区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将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各家各户。组织广大居民学习文明公约,提高文明意识,学习法律法规,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习防火防盗知识,提高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居民破除迷信,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学习和培训,党支部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覆盖到全宿舍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又通过与楼组长的座谈及时了解和掌握了社区成员的思想动态。社区党支部定期针对社区成员思想上的热点、难点和疑点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社区成员提高综合素质。社区历来都是先进文化与后进文化、科学文明与封建迷信争夺的阵地。天长日久,这个小广播已成了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搭起了党与居民的桥梁。
    主持人: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那么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是如何落实“三个代表”的呢?
    赵维(石市长安区青园街道谈阁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新党章根据新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党章第32条明确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充分行使职权。”这有利于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切实有效地覆盖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社区党建必将产生重要作用。在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发挥好社区党支部的领导和核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居委会只有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好。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支部为核心,支部工作渗透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碰头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活动制度及与社区单位联席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效果显著。我们一直在着力处理好社区党支部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及新老干部交替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同是也只有对矛盾做出正确的处理,社区工作才能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张承禄(石家庄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石市有48个街道,306个社区,它们就好像充满活力的社会细胞,密布在石市的高楼华厦、老宅陋室和街巷之间,1500名社区基层干部,肩负着我们党新时期“执政为民”的重任,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走街串巷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社会结构已发生变化的今天,社区承担的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的工作越来越多,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社区干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衣食冷暖。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委非常重视社区党建工作,全市各区、街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建的新方法,社区党建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同时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广大社区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把社区党支部建设好;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为居民群众服务好;增强创新意识,把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构建好。做到上下联动,进一步发挥社区党建的“龙头”作用,把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促进石市社区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完)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