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新一支驻沽源县大石砬村工作队接过接力棒,扎根乡村沃土。两年多的时间,工作队以山村为纸,以汗水为墨,累计争取资金近4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4个,推动大石砬村村集体年收入从92万元增长至122万元,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超15%,在大石砬村谱写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动人篇章。大石砬村被确定为“河北省‘双富’行动重点村”,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再强化
工作队将建强村党支部作为首要任务,依托“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党组织体系,入户走访、收集民意、解决矛盾,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两年多来,工作队协助村党支部健全和完善各项村级规章制度13项,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第一书记累计讲授党课11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3次,通过“田间课堂”“庭院夜话”等形式开展学习,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同时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孙喜玲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职责,并培养后备干部5名、发展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为村里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工作队联合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林草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成立专家工作站。自2023年以来,20余位专家来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手18名,充实了当地的人才力量。
产业发展再提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工作队接力推进特色种植,引导大石砬村露天百合种植规模从2022年的900亩发展到如今的1500亩,培育食用品种12个、观赏品种4个,产品稳定销往北京、山东、黑龙江等地。同时工作队与村“两委”决定引进芍药种植,规模种植万寿菊、葵花、油菜花等经济花卉,进一步擦亮“花卉之乡”品牌。
工作队锚定“赏花+研学+住宿”的农文旅融合模式,打造花海栈道、观景平台及山地景观、灯光秀表演;新建草原花卉博览馆、旅游餐厅;扩大生态公园、萌宠动物园规模;新建改造民宿,引进专业团队运营;举办“中国·沽源花卉旅游文化节”,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游玩。2024年,大石砬村成为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各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61条“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线路之一。2025年,大石砬村获评“张家口旅游名村”。
民生保障再升级
“水泥路变柏油路,日子更顺了;建起了防洪坝,大家更安全了;公共浴室定期开放,生活更好了。”村民杨文银三言两语便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工作队与村“两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两年间,提升改造主干道3公里,硬化田间路8公里,修剪补植公共绿化带植物近5000株,2座防洪坝拔地而起,公共浴室和抽水式公厕焕新开放,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在精准帮扶方面,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定期走访慰问282个脱贫户,通过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成功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5户。协助落实政策性补助约19.5万元,惠及300余个家庭。为村民申请生态护林员岗位24个,引导180余人次就近到乡内园区、县内企业务工。
乡村治理再增效
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累计调解纠纷90余起,劝退大操大办7起。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方面,工作队与村“两委”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共计50余人(户),让学先进、争先进在村子里蔚然成风。
大石砬村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草原防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作队联系张家口市黑龙山林场与大石砬村开展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联建,并定期组织村防火队举行业务培训和扑火演练,保证了村庄安全。
从花卉种植基地的繁忙景象到文化大舞台的欢歌笑语,从通畅整洁的村中道路到花团锦簇的街边游园,大石砬村的提档升级再出发,是工作队写在张家口坝上草原的“实干诗行”。河北省林草局驻沽源县大石砬村第一书记徐立群表示:“我们将继续加油干,为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努力奋斗。”(陈玉新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