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西辛营乡的架豆地里,菜农郝明熟练地掐断豆荚,远处的三轮车已经在田埂上等候着,准备把新鲜架豆送往乡级分拣中心。
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中国架豆之乡”,沽源年产各类蔬菜超150万吨,年产值超15亿元。蔬菜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先天的资源优势,更得益于科技助力和产业融合发展。
沽源的高海拔带来了冷凉的生长环境和显著的昼夜温差,让蔬菜积累了更多糖分和维生素,口感更佳。沽源拥有200余万亩耕地,其中42万亩富硒土地为蔬菜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独特的自然条件,让沽源成为错季蔬菜的优质产区。每年7月到9月高温期,沽源的白菜花、西兰花等蔬菜恰好迎来生长旺季,及时填补京津市场的供应空缺。
目前,全县恒温库冷藏能力达50万吨,13个蔬菜市场年交易量超75万吨,农产品品牌化包装率达25%,架豆、西兰花等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沽源蔬菜以品质为基,借力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平台,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渠道端,“农超对接”让沽源蔬菜直供物美、京客隆等大型连锁超市;“农社对接”打通社区团购“最后一公里”;而像“柿事如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则开辟了农旅融合的新赛道。沽源蔬菜市场半径不断扩展,从京津冀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乃至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年外销蔬菜超150万吨。(王映华、赵晨阳、王晓曦/文 桂洁/图 沽源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 王映华、赵晨阳、王晓曦 责任编辑:
毛鹤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