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传薪火 丹青绘时代——走近山水画家刘宁的艺术世界-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2023-01-31 08:30:55
> 正文

墨韵传薪火 丹青绘时代——走近山水画家刘宁的艺术世界

2025-07-08 11:49:43来源:刘宁美术家工作室

分享至手机

  刘宁(又名刘煦宁,号大安)出生于甘肃天水,扎根于陇原大地的文化厚土,常年活跃于画坛,用笔墨诠释着“艺术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他的作品不仅被各大机构收藏,更屡次入选全国美展。

  守正创新——传统山水的新时代叙事

  刘宁深谙“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等法度精髓,却又敢于突破程式。他的画中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苍劲,又融入南派水墨的灵动氤氲;墨色浓淡间,几何构图的现代张力与传统留白的诗意空间悄然碰撞。其代表作《家山春韵》以北方山川为骨,以乡村振兴为魂,层叠的峰峦中点缀着新居与梯田,既是对故土的深情回望,亦是对时代巨变的艺术礼赞,被评论家誉为“古法为体,新意为用”的典范。

《家山春韵》

  以自然为师——笔墨间的天地情怀

  刘宁常年跋涉于太行山、黄土高原等地,在四季更迭中捕捉光影变幻,于岩石肌理间体悟自然哲思。其笔下的《北戴河海滨——鸽子窝》,巧妙吸收西方构成主义与色彩理论,书写浪涛之势,绘就礁石之韧,海天交接处群鸥翔集,既是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亦暗含“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而《坝上风光》系列则以苍润的墨色勾勒草原辽阔,层叠的云霭与奔驰的骏马形成动静对照,让观者仿佛置身塞外,听风吟诵天地壮歌。

《北戴河海滨——鸽子窝》

《坝上风光》

  艺术为民——笔墨中的时代担当

  刘宁始终铭记“文艺为人民”的初心,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创作中,他以山水为媒,记录时代脉搏。作品《红土乡魂》是对红色精神的诗意描摹,含蓄地传递着红土大地的深沉底蕴,似在时光长河中静静伫立,唤起观者对峥嵘岁月的深沉敬意与无限遐想。作品既是对传统山水画题材的突破,更体现了艺术的社会价值。正如他所言:“画家不应是时代的旁观者,而要做历史的记录者、精神的传递者。”

《红土乡魂》

  跨域视界——传统与当代转译

  刘宁以开放姿态探索中国画的国际表达,在作品《家山春韵》中,他将传统散点透视与块面分割结合,墨色交融处似有蒙德里安的秩序之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构成主义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空山新雨后》

  高峰之志——艺术家的精神攀登

  在刘宁看来,真正的“高峰”之作需兼具三重境界:思想性上直抵时代核心、艺术性上臻于技法纯熟、创新性上开辟审美新境。为此,他坚持“日课”不辍,清晨临古帖以养气,午后悟境以炼眼,深夜创作以修心。其工作室墙上悬挂的《千岩竞秀图》创作手稿,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三十余次构图调整,见证着一位艺术家对极致的追求。这份执着,让他的作品超越地域与流派界限。

《通衢》

  艺心不渝——笔墨长河中的摆渡人

  从陇原山村到国际展台,刘宁始终以谦卑之心行走在艺术的长路上。书画评论家罗成说:“刘宁的山水,既有‘我见青山多妩媚’的诗意,更有‘笔墨当随时代’的觉醒。”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这位山水行者正以笔墨为舟,载着中国画的文脉与创新,驶向更为辽阔的艺术海洋。

  【艺术家简介】

  刘宁,又名刘煦宁,号大安,祖籍甘肃天水。石家庄市桥西区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研修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代管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海洋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民革河北中山书画院理事。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山水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石家庄市第九届文联代表大会代表,曾获第十八届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多家机构收藏。出版有《一方水土》《刘宁书画作品选集》《精解中国画传承与创作技法》等专著。(刘宁美术家工作室供稿)

[作者:  责任编辑: 毛鹤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