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旺 热力足 消费火
——石家庄各县(市、区)假期文旅市场活力绽放
游客身着汉服,在石家庄正定古城欣赏花展,欢度假期。记者 张晓峰 摄
小朋友来到晋州市金农庄园采摘樱桃,体验假日田园乐趣。记者 张晓峰 摄
在乡村田园解锁新玩法,享受惬意的“慢时光”;在古城古镇流连“打卡”,感受厚重历史底蕴;在红色景区缅怀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五一”假期,阳光明媚,绿意盎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亲近自然、踏青赏花、休闲游玩、享受假日美好时光。
为了满足假日游客出游需求,石家庄市各县(市、区)深度融合文旅资源,积极推出各类优质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假日体验。一系列新潮玩法,让文旅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文旅市场活力绽放。
生态旅游受青睐
春夏交替之际,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记者了解到,在石家庄,除传统热门目的地外,这个“五一”假期,乡村游、生态游成了不少旅游爱好者的“心头好”,大家选择前往近郊的美丽乡村或自然风光优美地畅游,享受假期的美好时光。
撒网捕鱼、看文艺演出、赏非遗展演、听民谣驻唱、参加健身赛事……在行唐县九口子乡东寺庄村,远远望去,水面波光粼粼,四周树木郁郁葱葱,人们坐在沙滩上悠然地享受着湖光山色,欣赏着多彩的假日文化演出。
东寺庄村是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渔村。近年来,该村借助依山傍水的独特自然禀赋,引进旅游开发项目,建起了集健康休闲、餐饮娱乐、生态度假于一体的东寺渔村AAA级旅游景区,在绿水青山中带动群众增收。
“连日来,我们举办了‘庆五一’文艺惠民展演,为游客带来小品、相声、快板等30余个精彩文艺节目。”东寺渔村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欣赏节目之余,游客还可以参与当地渔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撒网捕鱼、小猫钓鱼、瓮中捉鱼、休闲垂钓等捕鱼方式以及参与抓鱼比赛,沉浸式体验捕鱼的快乐。
在滹沱河藁城段廉州湖风景区,只见一座座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畔的草地上,帐篷里大家围坐一起或畅享美食,或欣赏眼前美景,洋溢着一片欢乐氛围。
“滹沱河真是太漂亮了,我们开着车从灵寿一直开到这里,特别美,感觉一路都是风景。”游客张洁感叹道,清清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的滨河景观路贯穿东西,方便车辆来往,尤其是岸边还有美丽的花海景观,再配上蓝天、白云随风飘动,十分壮观,真是不虚此行。
近年来,石家庄各地以绿色生态为主的景区不断涌现,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吸引了更多游客去欣赏生态景观、体验生态产业、感受绿色生活。
古城胜景醉游人
“五一”假期,石家庄正定古城迎来旅游热潮,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古韵悠然的景区中,体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
5月3日,荣国府景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府内,在古色古香的宅院里,大家拍照留念、回忆红楼经典,感受别样风情,享受悠闲时光。
“我特别喜欢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这次到这儿来还看到了实景演出,很有代入感。”游客张冬梅兴奋地说。
夜幕降临,游客徜徉在旺泉古街,或赏美景,或品美食,好不惬意。烧麦、崩肝等正定特色美食汇聚于此。旺泉古街主打文化特色餐饮服务,提供别具一格的餐饮、购物和文化体验业态,让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了解正定古城的历史风貌、美食文化和风土人情。
据了解,正定古城特别推出“五一”文化旅游月活动,在假期,打造24项100余场系列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为游客的假期增添更多趣味。
同样,在鹿泉区龙泉古镇,青石板路上游人如织。乌篷船缓缓划过老石桥,仿佛游于“江南水乡”。大戏台前人头攒动,正在上演的实景大剧《获鹿记》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现场早已座无虚席。
而到了晚上,古镇内更是展现出了另一番迷人的景象,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两岸的古建筑更显韵味悠长、如梦似幻。
龙泉古镇通过将历史典故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让千年文化在游客的惊叹与共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一’假期,我们依托本地文化推出了多部历史大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假期每天的游客量在3万多人次。同时我们还在景区各个点位安排了100多名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帮扶等爱心服务,增加游客的游玩体验。”龙泉古镇·戏剧幻城文化部经理王彦华说。
红色游持续升温
今年“五一”假期,石家庄市红色旅游景点备受青睐,前来瞻仰观光、缅怀革命先烈,追寻伟人足迹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记者看到,参观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或携家人或邀朋友,趁着假期相约于此,缅怀先烈,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展馆内,一件件陈列的文物、一幅幅纪实的图片,无声诉说着伟大的革命故事。游客们漫步其中,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头沉思,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对话,在红色历史的熏陶中深受触动。
“历史需要传承,今天我们特意带着孩子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知道先辈的努力。”游客赵杰说。
在正定县高平村地道战遗址,游客们戴着头盔,躬身进入地道,沿着弯曲神秘的路线缓缓前行,充分感受着革命先辈的抗战智慧。
高平村是电影《地道战》里高家庄的原型村,抗日战争时期,该村群众动土十余万方挖通了30多华里的地道,打响大小战斗50余次。
“我们以地道战红色资源为核心,对630米的地道战遗址进行了维修保护,开发了地道战相关游览项目,大家在这里可以接受红色教育,体验特色旅游。”高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刘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