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磁共振检查的那些事儿-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 正文

关于核磁共振检查的那些事儿

2023-11-16 08:31:45来源:石家庄日报

分享至手机

  核磁共振检查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之一,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是临床检查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但是很多患者对于核磁共振检查没有多少了解,只是听到“核”字当头,就认为检查有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从而产生恐惧心理。那核磁共振检查到底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今天带您一起全面认识它。

  核磁共振简称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磁场中产生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成像是指利用磁共振现象,形成可识别的人体器官,组织断面图像,它主要是利用人体内的氢质子进行成像。核磁共振的主体就像一块大的磁铁,检查时使人体中氢质子受到的磁力作用而变得方向一致,然后磁力消失,再让氢质子的方向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个过程中氢质子释放能量,仪器接受能量,通过复杂的运算,把它变成信号,再“翻译”成核磁共振图像来进行影像诊断。这个“核”其实是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而不是辐射,所以核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和辐射。

  核磁共振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对身体很多部位的检查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发现早期的脑梗死,也可以看到外伤后的脊髓损伤。对于脊柱的椎间盘病CT会更加清晰,能够更好地观察椎间盘突出对于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对于骨和关节病变以及各种关节的韧带损伤,它也是不可替代的。对于一些腹腔脏器疾病,它也比CT检查有优势。

  体内有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等各种人工关节)的患者,因为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射频有制热效益,会存在热灼伤风险,一定要注意。检查时应去掉所有的金属附属物,比如手机、手表、钥匙、磁卡、硬币、小刀等,另外抢救用的仪器、氧气瓶、轮椅、担架、病床也是禁止进入核磁共振检查室的。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胰岛素泵等电子设备,妊娠三个月以内、癫痫发作、神经刺激症等患者禁止做核磁共振检查。遇到特殊情况,核磁共振检查应以医师的专业指导为准。

  (孙锋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作者: 孙锋  责任编辑: 杨丹宇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