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趁热打“贴”
——在市中医院看“三伏贴”
主讲专家:石家庄市中医院儿科主任苏小霞
三伏将至,又到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中医“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针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增强抗病能力,未病先防,这种传统的治病手段很受市民的青睐。
“三伏贴”是不是人人都适合?贴“三伏贴”的禁忌事项有哪些?可以自敷“三伏贴”吗?日前,石家庄市中医院儿科主任苏小霞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三伏贴”并非包治百病
苏小霞表示,“冬病夏治”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属于中医“病未治”的范畴。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穴位贴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一定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每年盛夏三伏天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贴敷,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苏小霞说,“三伏贴”并非包治百病,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其适用人群主要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耳鼻喉疾病等几大类。
哪些人不适合贴敷呢?苏小霞说,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都不适合贴敷。另外,2岁以下的孩子,妊娠期妇女,以及对胶布过敏者等,同样不适合贴敷。
“三伏贴”的贴敷禁忌需谨记
苏小霞告诉记者,贴“三伏贴”有一些禁忌,需要市民们注意。首先是饮食上,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物,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和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贴敷时间一般控制在成人2至6小时、儿童1至4小时左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贴敷后要尽量减少在空调环境下的逗留时间,避免皮肤毛孔遇冷后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应避免吃冰冷的食物等,以免损伤体内的阳气,影响疗效。”苏小霞说,在取下“三伏贴”后,也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以免损伤皮肤而致感染。贴敷当日可用温水淋浴,切忌用冷水(含游泳)。
“‘三伏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苏小霞说。
勿要自行贴敷“三伏贴”
怎么确定自己是否能贴“三伏贴”?“贴‘三伏贴’第一步就是中医辨证,这也是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贴敷的关键一步。”苏小霞说,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现场进行望、闻、问、切,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以及具体的病性、病位、病势辨证选药,精选穴位,这样才能发挥经络腧穴的最大作用。
苏小霞告诉记者,不同疾病的贴敷药物种类、用量以及穴位选择存在差异,如果没有相关的医学经验和知识,擅自买药敷贴,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麻烦。另外,网上的“三伏贴”产品多未公示药品批准文号,无法核实成分,如果自己随便乱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损害身体。因此,她提醒市民,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贴敷,不宜自行购药贴敷,更不要从网上购买。
相关链接:
2023年“三伏贴”贴敷时间
伏前贴:2023年6月21日-7月20日
初伏贴: 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贴:2023年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加强贴:2023年7月31-8月9日
末伏贴: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贴:2023年8月20日-8月31日

